这不,那一小罐油就被李大婶宝贝似的放在地上。不过现在可不能吃,要等到除夕时才能吃上,解解馋。
李大婶想了许多,思绪不禁飘到了远嫁的女儿身上。
要是早知道日子能过得这么好,当初就不该那么早把闺女嫁出去。听说现在城里人家的女人既能出去工作,还能上学念书。自家女儿从小脑子就好使,要是也能有这样的机会,说不定也能挣大钱。
“唉,”李大婶轻轻地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月娘过得咋样。”
这时,杨老二似乎察觉到了李大婶的心思,走过来安慰道:“月娘嫁过去也有好几年了,听说夫家对她也不错,别净瞎操心。”
李大婶:“我这不是想她么。你说,当初要是咱条件好点,也不至于让她受那份罪。”
杨老二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过去的事儿就别再想了。现在日子好了,等过年多给她带些东西过去,让她也知道咱家的情况。”
李大婶的女儿月娘,是被逼着成亲,对象也是平原县的一个村,那家条件还不如李大婶家。
几年前,那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换些粮食让一家人活下去,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那门亲事。不过说来也讽刺,对比之下在中杨村,李大婶家对月娘还算不错。
如今日子好了,李大婶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除夕夜。李大婶早早地起了床,开始准备年夜饭。她将积攒许久的食材一一拿出,有那珍贵的一小罐油,还有特意留下的鸡蛋、豆腐。
李大婶在忙碌起来。她先将鸡蛋打入碗中,轻轻搅拌,倒入热油锅里,瞬间,鸡蛋在锅里膨胀起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接着,她又炒了豆腐。
除此之外,还有面团汤也沾了油水。
“他爹,儿子,快来帮忙摆桌子!”李大婶在喊道。
杨老二和儿子赶忙将饭端到桌子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满桌的美食,心中充满了喜悦。
“来,尝尝娘做的菜。”李大婶笑着给丈夫和男儿夹菜。
“嗯,真好吃!”男儿大口吃着,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
杨老二也点头称赞:“老婆子,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李大婶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父男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她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丝牵挂,那就是远在她乡的女儿月娘。
与此同时,在县衙里,一场盛大的过年晚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王御熙身为策划者,忙的不可开交。好久之前就开始搭建舞台,挂上红灯笼,还有各种装饰品。
颜色可正了,和县衙里染出来布完全不同。
其她人这段日子看着这场景,心中猜测典史在搞什么名堂。
莫不是要请个有名的戏班子来唱戏?可若是这样,也犯不着藏着掖着,当成天大的惊喜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县衙里灯火通明,红灯笼高高挂起,照亮了整个院子。
连百姓们也纷纷来到县衙,想看看这场前所未有的过年晚会。一时间,县衙外的墙头上趴满了人,一个个伸长脖子往里张望。
虽说寒冬腊月,冷风依旧凛冽,可此刻没人觉得冷,也不知是被这热闹氛围点燃了心中的热情,还是县衙里熊熊燃烧的炉火暖了身子。
王御熙站在舞台上,手中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那是一个充电款的大喇叭。她清了清嗓子,对着喇叭说道:“姐妹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是除夕夜,我们在这里举办第一届春节晚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声音通过喇叭传了出去,清晰而响亮。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啊?怎么能把声音传这么远,还这般清楚!”许英忍不住惊叹道。
“是啊,闻所未闻,王典史从何处寻来这等奇物?”
百姓们更是炸开了锅,隔这么远她们也能听见大人讲话,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王御熙微微扬起嘴角,大声宣布:“接下来,让咱们一同开启这场欢乐盛宴!”说罢,她大手一挥。
刹那间,天空中“嗖”地窜出一道道亮光,紧接着“砰”的一声巨响,一朵巨大的烟花在夜空中炸开。
迟昭平仰头望去,只见那烟花如同一朵盛开的巨大金色菊花,每一片花瓣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光芒向外散射,照亮了整个夜空。
还未等众人从这绚烂景象中回过神来,又是“嗖、嗖”几声,数道烟花同时冲向天空,在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相互交织,美不胜收。
烟花绽放的巨大声响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光盛宴惊得呆若木鸡。
有的吓得直接坐在了地上,眼睛却依旧死死盯着天空,满脸的震撼与惊喜;有的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与此同时,中杨村李大婶的饭快吃完了,她正准备收拾。
砰砰砰!
剧烈的敲门声想起。
她转头,是谁啊?除夕夜来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