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聪聪这个角色独立勇敢,有着属于自己的冒险旅程,在以往的故事里,哪里有年轻小女孩作为主角,还能不陷入谈情说爱的俗套情节呢?
在县城的另一边,王御熙忙得不可开交,一面要在学堂里教书育人,另一面又得操心着繁杂的公务,整日在县衙和学堂之间来回奔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的筹备,水泥所需的原料终于集齐了。
王御熙望着那堆小山似的原料,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她迫不及待地指挥着众人,将这些材料小心翼翼地搬运到窑厂。
说起这个窑厂,它如今的模样确实有些破败落寞,平日里也只是为县城烧制些普通的砖块,勉强维持着运作。
不过,若追溯到前朝,这可是响当当的官窑,据说当时专门为皇帝修筑陵园提供建筑材料,可谓是盛极一时。
王御熙初次听闻这段历史时,内心也不禁激动万分,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这地底下指不定还埋藏着多少宝贝呢,要是能挖出来,那可就发大财了!
但眼下,当务之急是烧制出水泥。
王御熙花了好些时日,让工匠们对窑炉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微修。
准备妥当后,将原料破碎成小块,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石按照比例混合。
然后郑重其事地放入窑中。
接着,她大声呼喊着工人们:“大家加把劲,不停地往窑里添柴火,一定要保持高温,这火候可是重中之重,千万不能马虎!”
工人们虽然满脸疑惑,但也都听从指挥,纷纷忙碌起来。
北山开采出来的煤块此时派上了大用场,熊熊烈火在窑中燃烧着,几日来,窑厂上空都被浓烟笼罩,宛如一片黑色的云海。
工人们在劳作之余,忍不住交头接耳:“这王大人到底在干啥呢?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又是新原料,又是没日没夜烧火的,咱可从没见过这样烧制砖块的法子。”
漫长的等待过后,终于到了开窑的时刻。
然而,烧制过后,满心期待打开窑的王御熙却大失所望。
只见窑里的原料并没有如她所愿变成可用的水泥熟料,反而是结成了一块块奇形怪状、质地疏松的硬块,用手一捏,就碎成了粉末。
旁边的士兵看着王御熙落寞的样子,忍不住上前安慰道:“王大人,不要灰心。咱们下次说不定就找到窍门了。”
旁边另一个士兵也附和着:“是啊,大人。您之前在扫盲课上不还教导咱们,‘坚持就是胜利’嘛,这才头一回没成,不算啥!”
王御熙叹口气,“行吧,我就不信了。”
做实验真难,按照步骤操作都会失败。
不过,王御熙对此到也不太意外,毕竟在现代的时候,她做实验成功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早就习惯了这种在失败中摸索前行的滋味,也只能苦中作乐罢了。
王御熙收拾好心情,回到县衙。刚进院子,就看见许英站在那儿,正笑嘻嘻地朝她招手。
“听闻你这几日都在银鼎镇忙着鼓捣那什么水泥呢?”许英一脸好奇地问道。
王御熙走上前,微微颔首,神色略显疲惫:“嗯,这不,今天刚回来。”
许英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道:“那水泥可造出来了?
“没呢。”王御熙无奈地摇了摇头。
许英一听,一下子来了兴致,嘴角上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说道:
“哟,这可真是稀奇事!平日里看你干啥都顺风顺水的,没想到这次也栽了跟头,这还是我头一回见你失败呢!”
许英心想,原来这王典史也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啊。
王御熙白了她一眼,满脸无语:“你这是什么语气?”
又接着感叹到:“这就是化学啊!”
许英笑着凑到王御熙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大家都在私下议论呢,好奇那水泥到底有啥用处,能让你这么上心。”
王御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伸手揽住许英的肩膀,说道:“说起来,这水泥一旦造出来,用处可大了去了,不过啊,其实对你才是最好的。”
许英一脸茫然,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惊讶地问道:“我?这和我有啥关系?”
王御熙挑了挑眉,买起关子,“传言水泥是一种新砖块?”
“是有这么个说法。”
许英不假思索地点点头。
她就纳闷儿了,这盖房子的砖块而已,能有多大的稀奇?值得王御熙这般费心费力地去折腾?
“但水泥可远不止盖房子这么简单,”王御熙否定道,“依我之见,修路才是大用场。”
“您仔细想想,咱们这平原县,虽说地域广袤,但实际上呢?咱们真正能够牢牢掌控的地方,大多还只是集中在这县城之中。至于那些农村地区,咱们却是知之甚少,鞭长莫及啊。”
正因为管不住村户,导致村长的权力极大,所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
“若是用水泥修出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大路,将县城与各个农村紧密连接起来。
到那时,无论是人员的往来、货物的运输,还是户籍的管理、士兵的巡逻,不都变得简单便捷了吗?
如此一来,咱们对整个平原县的掌控力必然会大大增强。”
许英听着王御熙的描述,不禁连连点头,“真是如此的话,这水泥可是个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