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叶虽已饱腹,但那股子香气还是勾起了她的馋虫,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怎么卖?”
小贩竖起手指,“四十文一根。”
吴案一听,大惊失色,“四十文!?这也太贵了。”
她心里盘算,自己一月工钱,也不过一千五百文,为一时口欲,着实划不来。
小贩见状,连忙解释:“您看,这锅里可是足足十斤油,用的也是白面。”
说着,指了指案板上的一团面团,旁边还摆放着几条抻直的面条,以示诚意。
吴案心里明白,对于这果子的用料,四十文确实不算过分。
难怪香气如此诱人,却鲜有人问津,价格摆在这儿呢。
说来也好笑,这小贩自己也不吆喝呢。
见两人迟疑,小贩又加把火:“你们在这街上逛,可是只有我一家是油炸小吃。”
韩叶与吴案点头,开口问道:“有啥规矩?”
“这油用的芝麻油,面也算精面。算下来,成本可不低。”
“我个人可是用不起。”
两人称是。
小贩继续道:“其实,这是和衙门合作办的小摊。”
吴案没料到,还有这层关系呢。
小贩笑眯眯的,“我本来在县衙当兵,但年纪大了,跟不上了。”
“后来,县衙就让我管理这小吃摊。”
韩叶默默想,眼前人年纪看起来她都要称一句大娘,更何况小吴了。
“两位,要不要尝尝?”
吴案还是有些犹豫,谁曾想韩叶转瞬间掏出四十文,“来一根。”
回头看向吴案,“咱们两分一根。”
“好嘞,给你们现炸。保证让你们回味无穷。”
等待期间,韩叶随意聊天,问小贩:“大娘,这果子卖这么贵,还有人买吗?”
“刚就有人买了,”她抬头环视一圈,指了指不远处一群人,“喏,那不就是?”
韩叶顺着方向望去,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四个人,正围在一起。
显然和她们一样,也是买一根果子分着吃。
韩叶的目光在这四个人身上流转。
盯着盯着,其中有个人看着眼熟,身穿蓝色衣裳。
布料花纹更是熟悉。
脑海瞬间——轰的一声。
韩叶想起来了,可不熟悉,这布料还是她亲手做的呢。
赵家的姑娘,赵成玉。
韩叶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想起赵家了,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意外遇到她。
听说县衙开了女子学堂,赵成玉会去吧,她才十岁。
算算时间,现在恰好是放学时分。
一时间,韩叶心中五味杂陈,年少真好,而她快三十了。
“韩主管,果子好了。”有人摇了摇她手臂。
沉浸在思绪中,这才将她从过去抽离出来。
原来是小吴。
“好,大娘,给我们分开装。”韩叶回过神来,嘱咐道。
两人各自拿着一根金黄的油炸果子,那外皮酥脆诱人,咬下瞬间,油香四溢,伴随着悦耳的咔嚓声,让人垂涎欲滴。
吴案好奇地问:“韩主管,你刚刚想什么呢?叫你好几回,都没反应。”
韩叶勉强扯起嘴角,含糊其辞地答道:“没什么,就是厂里的一些事。”
她不想让小吴看出自己的异样,更不想提起那些往事。
韩叶整理一下情绪,“回吧,小吴。”
“好哦,韩主管。”
赵成玉边吃边向身后望去,熙熙攘攘的人群,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她皱了皱眉,心中那股莫名并未消散,“奇怪,没有人啊。”
方玉珍见她如此,也好奇地转过头去,张望了一番,“什么也没有啊?成玉,你是不是看错了?”
赵成玉咬了咬手中的果子,眉头紧缩:“不会的,我刚才明明感觉到有人。”
方玉珍撇撇嘴,“我知道有人,这街上到处都是。”
赵成玉挠挠头,“可我感觉刚才有人一直盯着我。”
李春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紧紧抓着赵成玉的手臂,声音颤抖:
“不、不会是人贩子吧?我娘说他们会抓小孩的。”
赵成玉被她一说,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随即又镇定下来,“别怕,县衙附近,人贩子应该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赵成玉还是警惕地环顾四周。
紧张的气氛被王昭打破,“放心,这里有巡街的士兵。”
话音刚落,一组士兵便过来。
恰好还有一位熟人,王昭问好:“竹琴姐,你好。”
远处那位士兵似乎注意到了,向她微微点了点头。
李春拍了拍胸口,长舒一口气。
“现在快去成玉家吧。”
她们今天约定好一起去赵成玉家写作业。
方玉珍小步快走,“我要看小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