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匿暗[刑侦] > 第75章 校惩13

第75章 校惩1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被这样的眼神看着,若是真把那番话说出口,就真成了是他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不过……

他又抬眸,毫不掩饰地望着对方,良久后直言道∶

“沈队长,你看起来很累。”

沈衡翳半垂的眸中,夹杂着不细观便无法被注意的疲惫,而他本人闻言,却也只是眨眨眼,毫无所谓地回应道∶

“没有啊。”

看起来倒不像是逞强的模样。

晏景医目光不转,依然直勾勾瞧着,良久后得出结论——

是累而不自知的模样。

这样可不行啊。

晏景医思索地放下筷子,在对方想劝阻的眼神中,又拿出张纸巾擦了擦嘴角,不容拒绝地打断∶

“过饭点了,确实提不起胃口。”

他轻靠在座椅扶手上,单手简单搭在桌面做支撑,另一只手仍捧着笔记∶

“沈队长,你说,如果真的有足够证据指明,陶于昌就是连杀三人的凶手,你会怎么想?”

没有要问的,未必是没有想问的。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是同一时间想出口的问题太多,这会儿全部积压在心口,分明攒下一堆,可等到想专门去问时,又因为思路太乱,迟迟挤不出,到最后便成了问不出口的负担。

心里压太多事儿可不是好事。晏景医从来是这么认为的。

而他能做的,也只是作为向导地抛出话题。

毫无悬念那般,沈衡翳在短暂发怔后,掉出口气,也背靠在办公桌上,垂眸开口∶

“……不知道啊。”

陶于昌的年龄,不仅已经超过了十二周岁,也已满十四周岁,他犯下的是故意杀人罪,又是连环,情节恶劣,要付刑事责任是必然。

理智上看,他是罪有应得,于公,他理应受到该有的惩戒。

可从另一方面看……

沈衡翳纠结半天,还是开口回了句与问题不对应的话∶

“晏顾问,你说…那些欺负他的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是说…他们为什么会养成这样欺辱人的性子……?”

晏景医没像平日那样有问便答,只是小幅度歪了下头,同样问∶

“为什么会突然想起问这个?”

“…我们先前,经常就犯罪人犯案这一线索,来探寻他们的犯罪根源,而陶于昌之所以犯案,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就像晏顾问你之前说过的,家长粗暴对待…同学的粗暴对待……这些引发了他的仇杀,但我们光知道这些,还是没办法去制定与假设预防措施。”

话至此时,也没有再让对方一次性说明白到底的意义,晏景医点头,自如接道∶

“所以,沈队长是觉得,作为推动犯罪人犯案的因素之一,那些欺负他的孩子,其实在某一时刻,也成了隐藏犯罪人。

而从他们下手,探寻他们目前并未表露的‘犯罪动机’,才能进行真正的犯罪预防?”

“嗯。”

沈衡翳肯定地应声∶

“如果只是单纯向学校要求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向司法机关要求增加相关法律条文,虽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

他迟疑地轻微挺短,不自觉放轻了声道∶

“但我总觉得…应该有更多思想和心理因素更值得关注……”

这话由他一个执法人员说,反倒有些不大合适了。

许是因为这点,沈衡翳说话时越发小声,却还是选择在晏景医面前说完。

……该怎么说好呢。

晏景医听完这一席超出实际的发言,没取笑也没批判,沉默得正当沈衡翳都以为对方准备一笑了之时,他又开了口∶

“虽然想法过于天真,但未尝不是好的方向。沈队长…介意我说话直接些么?”

沈衡翳的这番话虽说更像是构想出的乌托邦,但出于私心,他很乐意接受而不去轻易泼冷水,更别说是驳斥。

见对方忙不迭连道两句“不介意”,晏景医付之一笑∶

“好。

嗯…你方才说的有两个明显问题。

首先,我们目前推测出的案件,是陶于昌连杀三人,而其中,只有林安一是被证实了对陶于昌存在欺凌行为,并且还带动了其他孩子一起。

因而,我们才有了陶于昌是因为遭到霸凌,这才实行仇杀行为的判断。

……犯罪人的行为深受家庭因素影响,而无论我们如何做宣传,一定有家庭是不接受的。

可思想这种东西,往往是从小培养再定型,家庭情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孩子会有何情况,并且会在不自觉中传于下一代,最终形成家庭思想上的闭环。

我们可以肯定,进行思想与心理的更正,绝对有利于预防犯罪发生。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要想真正做到思想上的洗净,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是无法全数做到的。

所以出于实际,制定法律施行预防确实是最优解。不过……”

晏景医又笑笑,无比真切∶

“出于个人,我也很认同沈队长的观点选择。”

说是说得直接,可他说话时的语气句句和婉,本就温润的声色在此时又平添上分温柔,沈衡翳虽是在听,却又控制不住被对方本身引去注意。

“……沈队长?”

直到晏景医第二次轻唤,他才猛地回神,不打自招地应了句“我在听”。

晏景医∶“……”

……他还没问呢。

晏景医无奈,却也只是念了声“认真听”,随即调整了下姿势∶

“那么,我们今晚就只说第一点。

关于林安一,或许沈队长对于目前得到的线索,已经能对其分析个大概了?”

沈衡翳应声∶

“嗯,家庭因素上,由于他是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参与,同时又是在祖辈的溺爱下生长,所以会有…缺乏管教与放任自己的结果出现?”

晏景医点头,见对方没再补充,便帮着开口∶

“不算有错。

除却家庭因素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个人因素。

陶于昌有那一特殊性,是除他以外,大部分孩子都没有的?”

沈衡翳一愣,仔细思索后,恍然道∶

“……时老师说过,林安一不是留守儿童,他父母都在家中!”

“对。”

晏景医接续∶

“未成年人往往有较多的‘自我’因素,不仅是对于有强于自己的人,也包括例如对方有,而自己没有等情况。

他们未必感兴趣陶于昌真实的家庭情况,但光是有这一点差异,就足以让那些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几面的孩子产生嫉妒心理。

同理,除林安一外,被他所影响、而一起对陶于昌进行欺凌行为的孩子们,同样也有个人因素影响,除却嫉妒,还有一点,是常见的,比如……”

晏景医止住话头,定定望着沈衡翳,后者迅速反应地接道∶

“比如从众心理。”

“答对了。”

晏景医满意道∶

“按照林安一的初中班主任回忆,他人际关系不错,朋友多,再加上自身体形较大,在那帮人均饮养不良的孩子里,高低也得占个孩子王的地位。

当人处于群体时,不免想从中获得安全感,所以要用群体行为保持一致。

当林安一出现带头欺凌陶于昌的行为时,由于处在那一群体中,为了不想受到同等对待、或是被逐出群体,便会出现有人心理上虽说不愿,但还是模仿同伴实施类似行为的情况。”

很多人做的事未必是正确的,但于那个群体而言,处于群体,却不顺着群体意愿行事的个体,必然有罪。

往好处想,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报有罪大恶意。

可他们最终都实施了实际意义上的暴力,最终成了引燃陶于昌的助燃剂。

如果说家庭思想还是能试图干涉影响的因素,那作为人类的天生基因、作为一个本能行为,就连沈衡翳自己都自认逃不过的东西,又哪来的信心能去改变?

沈衡翳半仰起头,终是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要想预防也太难了……”

“是啊。”

晏景医失笑∶

“还好,身为执法人员的沈队长,暂时可以不用纠结这些,先静下心去找证据、抓线索,毕竟…陶于昌对屠章和赵泽宇进行犯案的真实原因,还得由他亲口说,我们才能知晓。

至于剩下的…万事有我?”

他的话由于带笑而显得像无心之言,可这到底是晏景医说的,光这一点,就让沈衡翳无比定心。

注意到沈衡翳的神色终于轻松不少,晏景医才安下心。

“时间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沈队长这是打算今晚在警局凑合?”

“嗯。

……晏顾问也不回去?”

听对方应“是”,沈衡翳也就收回了原来准备提的那句可以送他回去的话,转而道∶

“林姐已经回来了,明天早上咱们要开个会,晏顾问,你也好好休息。”

“嗯,好。”

“…那…那我先回办公室了。”

沈衡翳原地踌躇半天,在晏景医含笑注视下,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一步三回头,最后还是一个转身,有些生硬开口∶

“…晏顾问,晚安。”

晏景医∶“?”

晏景医在今晚第三次失笑后,同样回道∶

“嗯,晚安。”

还以为犹豫半天是又要问什么大事,没想到啊……

看着已经被关上的办公室门,晏景医余存着笑意。

好吧,那就…晚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