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大学之后,程馥更加开朗了。
不知道这是程馥原本的性格,还是说她在模仿夏薄阳,又或者说为人开朗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比较有利才这样……临简雾还记得上次程馥是怎么推开她的,虽然上次被程馥含糊了过去,但她偶尔还是会思考其中的原因。
程馥说过,当知道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后,她并不会感到幸福,只感到恶心,由此产生罪恶感,最终只想逃离。
临简雾有查阅过这方面的资料,也问过几个心理医生,但在不带程馥去看医生的前提下,她也无法准确地给程馥身上贴上性单恋还是回避型依恋的标签。
或许贴哪一个都行,也或许贴哪一个都不对。
解决办法倒是挺简单的,总之就是不要告诉对方你喜欢她就行了。其实就是说了也没关系,关键是不要让对方能自我说服‘你是真的喜欢她’。
临简雾觉得就目前这个状态,她说了程馥八成也会认为她是把她当成夏薄阳的替身才那么说,不会当真,所以容错率还是挺高的。
有没有把程馥当做是夏薄阳的替身,这一点只有临简雾自己清楚。
临简雾不清楚的只是,她是否现在已经是喜欢程馥更胜过夏薄阳了。因为她确实有一刻在和程馥做的时候忘记了夏薄阳……不对,应该说她在和程馥做的时候就只能想着程馥。
这是否能以她没有和夏薄阳做过这一理由进行推脱呢?
毕竟人无法想象认知之外的事情。
但她确实有做过和夏薄阳的春梦啊。
然而春梦之所以能被称之为春梦,就是有太多暧昧不清的画面,缺少真实的细节。
当她把那些真实的细节填充上去后,再暧昧不清的画面也变得太过简明。
就像程馥说过的那样。
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她长期的想象上时,它盖住了想象,与想象重叠在一起,就像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
令她只能看到现实。
她也只能看到程馥。
罗素说,如果你同时爱上了两个人,那么选第二个,因为你如果爱第一个就不会爱上第二个。可是夏薄阳不会再给她机会证明这一点。
事实上,临简雾也无法说服自己和一个人做了之后再和另一个人做。即使是喝了酒,若非有一分半点的喜欢,也不会做的。更何况后面没喝酒也做了,还不止一次……
为什么会喜欢上程馥呢?
临简雾目光落在旁边电脑屏幕上已经制作完成的‘事件cg’上。人物立绘放在背景上是很常用的方法,这样即使有多个角色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他们也都是面对玩家而不是面对对方,但这样也不会给玩家打破了第四面墙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视觉小说区别于其他游戏表现形式的特别之处。
她打开房门走了出去,程馥还在会议中。
这次讨论的辩题是‘幸福是主观还是客观的?’
对面那个女生列出了很多包括婚外性行为、sm、奴隶制、黑煤窑工人、大山被拐妇女、集中营等多个例子来证明幸福是客观的,自有一道标准和不可跨越的红线,否则社会上一定会存在自觉幸福的奴隶。
而程馥则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拥有选择的权利,允许自己自甘堕落,社会整体利益层面的标准并不妨碍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人为什么要活的和社会希望的一样?电子竞技选手不被视为‘网瘾少年’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才有的结果。而奴隶制之所以被废除是因为奴隶制生产力不足,其他例子的原因也等同,都与幸福本身无关,否则我们难道要说奴隶制之所以产生,是当时的人们活的太过于幸福了吗?
……唇枪舌剑,如此种种。
等会议结束,时间已经很晚了。
临简雾看程馥还想回放录屏,把中间讨论的关键点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文字,她不由得开口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弄吧?”
程馥立即拉过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眼睛里闪着勾魂摄魄的光芒:“就晚一点好不好?”
因为觉得这是对付她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毫不犹豫地那么做了。
……一旦确定,马上就掌握了主动权。
临简雾忍住没低头看,但她的手覆上去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触感——像极了爱情的表面。
是啊,正因如此,我才会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