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她’死之后 > 第21章 政治地理学

第21章 政治地理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地理课上,程馥在分心。

教师办公室靠走廊的窗户都被人为地用报纸贴上或者用柜子挡住,为的是一定的私人空间可以不受巡视的主任或者校长打扰,而有学生的教室就算太阳鼎盛,连窗帘也不可拉上,以防教室内有蝇营狗苟之徒或者腌臜龌龊之举不能被一览无余。

这种差别待遇。

这可真是太‘政治地理学’了。

“程馥,回答一下。”

被点到名字后,程馥才想起来现在还在上课,她也不惊慌,利用缓慢站起来的时间思考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两个用于模拟河流水文状况的模型是习题册上的哪道题能用到的,有了:“选A。”

“为什么?”

程馥已经完全回过神来了,她回答的很有条理:“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处,洪水从黄土高原下来落差大,因此来水会很快,水位会飞快上涨,下游是华北平原,河道平缓,所以排水较慢。”

“答案是对的,大家记住,河流洪水除了凌汛和回水,一般都是涨水快排水慢,但做题可不能光凭经验,要适当建立模型,尽量从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好了,坐下。”

不考虑侧壁阻力的影响,假定同一时刻在同一河道横截面上的各点流量流速均不存在差异……

程馥听着地理老师的话,心中浮现了一抹怀疑:在自然理想的情况下,同一河流剖面,水位上升后,水力半径变化流速应该加快……

这样第一个模型假设流量相同的条件就很不合理了。

下课后,程馥带着疑问找到了对方,地理老师这时候刚刚解答完几个学生的问题,拧开不锈钢玻璃杯的盖子打算喝两口水润润嗓子,他一整节课讲下来都没有喝一口水。但看到程馥过来后,他又将盖子拧回去,把杯子放回了讲台。

他听了程馥的问题后,摇摇头:“单位时间流量相同是题目给出的条件,二者差异只在水位。”

一个问题得到解答后,程馥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泥沙淤积量不考虑在内吗?虽然说几十年只淤积了几米,但那是多年多季节反复冲刷淤积才造就的平衡,一次洪水是非常有可能造成剧烈变动的。”

“但是题目条件只说了几十年淤积了几米。”地理老师右手竖起在鼻尖左右摆了摆,“所以单次淤积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题目条件没说就不考虑了吗?可是一模考的堪察加半岛,题目也没说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了堪察加半岛啊。”

那次却是要考虑的。

“程馥同学你还真是爱较真啊。咳咳~~”地理老师看起来年纪四十岁左右,他吸了吸鼻子,好像是被并不存在的粉笔灰呛住了,连续咳了好几声,用随身带的手帕纸擦了擦鼻子后才罢休,“总是在该考虑的时候不考虑,不该考虑的时候瞎考虑。”

“拜托老师你认真一点。”

虽然说是‘拜托’,但语气更像是‘快点回答我会认真’的命令。

地理老师沉思了下:“这道题,嗯,刚好我有点时间……下节课你们班是什么课?”

“政治。”

“你政治成绩怎么样?”

“还行。”

“还行就是不够好。”地理老师这么说了后,对班长打了个招呼,“下节课你们政治老师要是问为什么少了个同学,就告诉他,这个同学被我带过去辅导功课了。”

各科老师抓人补课在这时候都算不得什么稀奇事。

从班长那里得到肯定的应答声后,地理老师又朝程馥挤眉弄眼了一番:“不过你地理最近实在是不行,确实需要额外辅导一下。”

说到原因,程馥自己也知道。

这次周考有一题的等高线和经纬度已经在暗示地形是背风坡了,但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没答出来。还有一题龙卷风,很新的题型,虽然知道龙卷风也是风的一种,是答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相关内容,却忽视了近地面的摩擦力,又丢了两分……都是不该犯的错误。

果不其然因为那几题丢分被训了。

程馥从办公室出来时手上还多了几本地理相关的杂志。

现在选考都下放到省教育厅自主命题,命题不会比高考更规范,要是碰到一些不怎么喜欢钻研学术论文的老师,可能就会从这些杂志里面挖掘一些地理知识给考生拓展视野。有事没事倒是可以多看看这些东西。

之前英语老师也推荐他们订阅一些国外严肃媒体相关的杂志,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这几年都是从那些杂志里面取题的。

程馥看地理老师订了,自然而然就开口‘借阅’了。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嘛,节约用钱不寒碜。

就是一想到先前问的那道题,从结果来说,倒是不出预料。

“不是A的话,你认为答案应该是哪个?”地理老师问她。

“C?”

“也不是不可以。”

地理老师从网上调出了这道题目的相关论文出处给程馥看,很明显,这次洪水完全是自然现象,主因是暴雨,含沙量非常小。过程和课本上小浪底水库冲沙减淤是一样的。

所以毫无疑问应该选C。

“问题这是高考题,必须要有一个高中阶段知识才能得出来的答案。”地理老师说。

“小浪底水库冲沙减淤不是吗?”

“可是题目没有提到冲沙减淤这个条件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