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天山下的小村庄 > 第48章 盛夏(五)

第48章 盛夏(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阴云密布了两天,李亚茹终于在墙上见到了一个个小树叶清晰的影子。万里流云在疏散,清晨的太阳金光闪闪,映得馒头花紫红紫红。

老人家睡不住,六点半便起了。我一个年轻人,七点起的。散步回来,姥爷已经拾掇完了羊圈里的干草,把葫芦秧扯给绵阳。我只见一棵被撂在羊圈里无人问津的绿茸茸的葫芦秧,好久也没见有绵羊青睐。院里姥姥在烧火,灶火上的煮锅里弥散出小米汤的浓香。

姥爷,“面包吃不吃?”

李亚茹,“啥时候嘀面包?干棒棒子咧。”

“三个月前嘀。”

“三天都过期到,不能吃咧。”

姥姥,“你再不要听他胡诌,还三个月!”

姥爷就掰了一块,泡进米汤里,硬咬了一口,“哎,能吃嗫。军娃子拿回来嘀么,甜兮兮嘀,望都莫人望,干掉咧。”

“弄个风干馍馍吃去也行嗫么,这个等等泡给狗娃子吃去。”

饭后我和姥姥去对葫芦花。路上经过王家爷门口,门口边上两大丛草,这种草打我读一年级时就长在这里。二十年过去了,草垛没长得更圆更大,但也没有被这狂风丽日给吹死晒死。白枝绿叶,雪色的花瓣,金黄花蕊,花落了后结一个绿色圆果,圆果周遭生出浓密的须子,这须子有三厘米长,可比苞米须子结实得多了。摘几根,连枝带回去,插在花瓶里也别有风味。

有四个戴蓝帽子穿制服的工人,随着吊车准备栽电线杆。最近几年村里动工也挺多。不像我一整个童年时期,在村里几乎都没有见过什么外来人员。

“这是电线杆还是网线杆?”

“电线杆。”

“和原来的电线杆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三相的,原来是两相的。两相的照明、看电视行呢,像空调、电暖这种大功率电器就用不了了。”

问了句话的功夫,姥姥早走远了。

我追上去,被脚下排了长长的队的蚂蚁吸引住。停下来,我又瞧见一只小山羊站在石头堆上够柳叶吃,羊妈妈远远地焦急地“咩咩”唤它,被绳子禁锢在草地上十平米范围内的缘故,羊妈妈过不去。五十米外的小山羊一边一遍遍“咩咩”应和,一边又和小黑羊一起卧在石头堆上,怎么也玩不够,不愿下去。

水沟边的蔓茎蝇子草开出密密麻麻的雪白小花,每片花瓣边缘都有个缺口,但五个花瓣组合在一起就极其可爱了。

趁我看花的功夫,姥姥已经利利落落连根带果实地拔了十来个青萝卜,一大抱子。

“这么多?”

“长咧薹子咧,不能吃咧,喂兔子。”

姥姥把葫芦秧都朝一个方向摆正,把横秧都掐断,采下黄橙橙的公葫芦花拿去授粉。姥姥、姥爷没种粮食作物,就经营着两块菜地,菜地里不管哪种蔬菜苗,都长势旺盛,一片欣欣向荣貌。

麻雀们在高大的榆树丛、低矮的草丛或者不高不矮的葵花丛里欢鸣,你一句我一句,“唧唧喳喳”,永远在将欢乐传递。

地埂边的老杏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枝头都快要沉下来。杏子绿油油,圆滚滚,但这种又酸又涩又苦的毛杏子,没有人愿意青青就吃了。等熟落了,想是来吃的人也少。倒是可以捡拾回去,晾成杏干,送给城里的亲朋好友们泡水喝。

沟里的湿土地上有些野生的薄荷。但当地人并不喜食薄荷,更不会拿来泡水喝。所以薄荷草能长得高高大大,和青草一起收割了,就拿去喂了羊。

刚刚栽电线杆的一个脸晒得黝黑的工人跑过来 ,“你们前面撂到地埂子上嘀萝卜我以为不要了,就拿走了。”

“我奶拔哈嘀萝卜么。”我看着那工人,答应了一句,将话递给姥姥。毕竟是姥姥辛苦经营的菜地,决定权也在姥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