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咋没见有哪户人家愿意把女儿嫁给我,赵媒婆,你可别在这里胡说。”刘屠夫说的是事实,自己虽然手艺好,但镇上没有人愿意这门亲事,哪怕是再落魄的“怪老头”也不愿意给他介绍这门亲。
此刻的怪老头还在讨粥,突然间打了一个喷嚏,之后说了一句“活阎王”。
最后,赵媒婆的劝说没有成功,只有那些“一根筋”的人挤破头脑前去闹新婚。刘屠户拒绝的理由很简单,说是今晚要去给去世三年的老母亲还魂。
三年守孝期还是比较重要的,对于一些偏远或者是传统地区的家族来说,守孝三年可以算得上是家族一件大事。那种祖传家谱的封建礼教更是对这件事情“大办”,上到祭祀仪式,下到宴请宾客。
赵媒婆也不好再说什么,镇子上的人大多数不去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件事。明天是中元节,今晚大多数逝世的亲人或者是朋友都会在今晚选择还魂。
阎王殿那边给出的解释是:中元节是鬼界需要庆祝的节日,不管等级大小和地位高低都要参加庆祝仪式。齐聚一堂,载歌载舞。这让黄河使者的差夫也不好交差,这倒是难为了孟婆在奈何桥的苦等。
需要还魂的人数太多,害怕明天出现不听话的小鬼逃回人间,带回来阳寿折损阴气。所以中元节前一晚算是一个好时节,就算有小鬼回到人间,那也是在夜间。带回来的必定是人间怨气最重的阴寿,而那些本该还魂的的灵魂也在今晚能得到安息。
东口李家选这样的日子嫁女,也不知道是在折谁的阳寿,在糟践谁。那一心图钱的赵媒婆安的什么心,让把小娃娃带去。说得好听识趣凑热闹,鬼都知道你葫芦里面卖得什么药:用小孩子的阳寿换那折人的阴寿。早年间白榆镇就有传闻,小孩子的阳刚之气是最重的,五六岁的孩童尤甚。每次还魂日那些“孤魂”最先近的是老者和幼儿的身。两者占据了生命端的边缘,生命环节最薄弱,容易“鬼近身”。
街道上的人家站在两旁,让出中间的大道好让迎亲队伍可以经过。有摆在街边的铺子也因此撤掉了原本的生意摊,从拐角处走进来一批人。众人着急探头张望,本想看看“在中元节前一天出嫁的新娘子”长什么样子。
等来的却是李家的几个差夫,也不知是因为今天是小姐出嫁的日子,这几人脸上全部挂着笑意。住在白榆镇的人家都知道,东口李家和西口端木家向来不和。什么事情两家都喜欢唱反调,尤其是在姻亲这件事情上,两家都想抢在另一家前头。
李家选这么个日子送女也是跟这件事情有很大的关系,李家老爷在本月初就听到了关于一些端木家有意要结亲的谣言,这才着急替女儿筹办婚事。
“你们说,这李老爷子这么着急嫁女是不是想要抢在端木家前面把事办了?”挤在人群里多少不免提问。
“我看就是,这东西两口谁不知道两家关系不和。”
“那这日子选的太不吉利了。”站在前排的妇女补充到。
“哎,他想嫁女,我们还能拦住不成。”
李家的几个差夫走到那两三人面前站定,从口袋里面掏出喜糖分发给众人:“今日我家小姐结亲,希望大家都来捧场或者是凑个热闹。”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刚才那几位烂嚼舌根子的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再说话。相视一眼收下差夫递过来的喜糖,之后淹没在人群中看热闹去了。
中午时分,街道上的人愈发多,酒楼客宾席有人从里面打开窗户。站在屋台前观看这一场好戏,阿斗和爷爷被挤在人群中。他仔细护着手里的小玩意,刚才夫差上来分发喜糖,小孩们都蜂拥而至,害得他把物件甩了出去。他不顾向前的翻找,半蹲在地上找寻丢失的爱物。
幸好,铜镜没有摔碎。
可怜的是,左肢被淘气孩童的布鞋踩地扭曲。
阿斗捡起它时,尝试着扳回。可是从后面挤上来的孩子撞上了他的胳膊肘,本来不用力的劲头却赋予外力,轻轻一碰左肢掉落在地上。拿到喜糖的几个孩童又返回来,将那掉落的左肢踩了好几脚。
阿斗很伤心。
他厌恶那些孩子,想要找他们理论,刚迈开脚步,站在大道上的李家差夫大喊了一句“良辰吉时,普天同庆。怨鬼厉魂,绕道转正”。
说罢,一顶红轿子进入了视野。送亲的队伍人数不多,算上赵媒婆拢共才七人有余。抬轿有四位夫差,后面举牌的有双。最基本的乐器演奏都没有,更别说走在最前面的“娘家人”送亲。一般在大户人家,家中有女儿出嫁,迎亲队伍的最前面都是家中的长子或者是嫡子作为代表送女,这也是最需要的一个礼俗。但东口李家在送女却没有亲家撑腰,看热闹的又开始瞎讨论。
有人说这是李家的次女,反向最大的说是李老爷在外面的“私生女”,这在白榆镇可是要被连带祖宗拖家带口的嘲讽。
至于我们的李老爷,躲在自家宅子里面不敢会见亲朋客友。李家大门紧闭,早上派出去的媒婆说教也只是一个说辞,根本就没有准备酒席,前去凑热闹更是荒谬之谈。
阿斗把左肢捡起来塞进上衣口袋里面,一只手搭到离他最近的孩童肩膀上,一个拳头把人砸在地上“这是我求了好久才得到的,你凭什么?”小孩子年龄小,手下的力道用尽。两全下去,那孩童鼻子就留血了,剩下的孩子大声呼喊。
“怪老头”听见声音,拉起孙子就往另一边跑去。婚轿走近了,听见外面嘈杂的声音,“新娘”掀开轿帘看了一眼。媒婆看见帘子拉动,在整张脸部没有出来之前站在轿子前面替她在遮挡。
“新妇在未进入婆家之前不可露面,小姐,这是我们白榆镇的规矩。”
“记下了,谢谢阿婆。”
阿斗回头看了过去,呆目着眼神问了怪老头一个奇怪的问题“爷爷,新娘是穿红衣还是白衣?”两人穿梭在人群中回答问题“肯定是红衣,红衣喜庆,寓意吉祥。”
“那为什么轿子上的新娘穿得是白衣?白衣有什么彩头吗?”
老者也不走了,看了一眼喜轿“阿斗,不要说你看见的是白衣。”
喜,红衣庆,魂,白衣见。百鬼还魂,焚迹赴泉。
没有人知道轿子被抬往什么地方,只见七人向西口走去。路上的石头也不曾被绊住脚,轿夫嘴里默念着“见魂,中元,抬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