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皮的月饼有椒盐的和冰桔的,都是一个价哈,六毛一斤。”
白母在上面盖了红印,区分两个品种,白春枝一边指着一边介绍。
“要六毛一斤啊?”
站最近的那个大娘,听完价格后,掏钱的动作一顿,本来有些犹豫的,但看白春枝拿油纸包的六个一封,又很果断地摸出一个叠好的小方巾,里面是她包的钱。
本地月饼就是这样的,基本是按一斤封好,就是到供销社也是一样,只是人家直接摆了称,现场称给你看。
按个数来算,大点的月饼一斤估计有四五个,小点的土月饼又要薄些,一斤有八到十个,这种更受大家欢迎些,毕竟一家子人多一人一个,总比分吃一个来得好。
白春枝他们没准备秤杆,在做的时候就把剂子大小分好了,酥皮的按六个一封,也是只多不少的,大娘们的眼睛尖了,不上手都看得出来,又因为不要票,比供销社贵点,还是能接受愿意买的。
“那就先要一斤酥皮的,两个味道各来一半行不?”
“可以的。”
白春枝拿竹夹子给大娘各装了三个,一旁的白春芽已经利索的把刚才两封酥皮月饼拿上对应的纸条用麻绳捆上了,这个混合的也一样,只多用一张纸条。
“红点的是甜味哈!”
“好好。”
大娘满意的接过还有点温热的月饼,忙把钱递过去。
“放这里。”
今天她们准备得还算比较充分,专门还带了个有盖的篮子来装钱。
第一个大娘买完也没走,跟着其他人一块儿在观望了。
“老马买了还不走呢,不赶快拿回去,孙儿肯定都吃咯!”
“你们又不买也不走的,管我了。”
“……”
白春枝和白春芽听着大娘们都嘴,笑看了一眼,又继续分工封月饼。
等金丝牛肉月饼出炉,在院子里等了好半会儿的众人,这才纷纷点头,是对味儿的。
只是这牛肉确实要贵些,白春枝的标价是一块一斤,一斤有五个。
“那这金丝牛肉的,单卖不?”
“要单卖的。”
白春枝笑着点点头,在定价的时候,其实就有考虑到这点的,一块钱快赶上一斤猪肉了,村里真不见得有多少人家舍得称上一斤,但买一两个尝尝鲜倒是可以,毕竟牛肉难得。
“两毛一个哟!”
不用白家两姐妹报价,大娘们在心里盘算要买多少了。
大部分都是花个几毛买两个三个,回家切开分着吃也是够了,当然也有只买一个给家里的孙孙末儿尝下肉味儿。
不论买多少,白春枝和白春芽都给用油纸包好。
不一会儿,第一炉的金丝牛肉月饼就没了。
“我还说我们也尝尝味儿呢!”
等大娘们买好月饼心满意足的走了,白春芽看了看篮子的散钱,还有些遗憾了。
“确实没想到啊!”
白春枝将酥皮月饼都一封一封的码好,抬头瞧着终于静下的院子,也忍不住摇了摇头。
按他们先前想的,是备了不少裁好的油纸,也考虑着早点打包好半下午就带回镇上能趁着傍晚人多先卖一卖了。
到底是低估了村里的大娘们,花起钱来也不手软的。
姐妹俩说笑着,又跑去后面看大伙儿忙活。
吴阿婆和白母各自掐着点儿,两种烤的时间不同,就交替来,这是将火炉完全利用上了。
“你们两姊妹是没吃上,跑来守嘴了哇?”
刚院子里热热闹闹的,大伙儿可都听见了,知道月饼卖得好也跟着高兴,有生意,她们手上的活儿才能长久,吴阿婆还同两姐妹开起了玩笑。
“是啊,光闻到香,都还没吃到咯!”
第二炉的金丝牛肉月饼又快好了,香味直接是压过了酥皮月饼,白春芽嗅着肉味儿都有些陶醉了,连忙问道。
“要出炉了吗?”
“没呢!”
白春枝瞧着妹妹的表情,又瞥见一旁的老娘白眼都快翻上天,更觉得好笑了。
“再等哈就让你们吃上。”
吴阿婆没手表,但她烤饼都是凭经验,炉子大小、火候,其实都会有影响,只盯着时间也不太准的,摆了摆手,让白春芽稍等。
白春枝见此,不禁再次感叹自己请吴阿婆来当老师傅做把控是对了的。
“嗨哟,你真是馋得很哟?”
金丝牛肉的要等,白春芽跑白母那边,酥皮烤得好肯定是要掉渣的,封装完整理烤盘,她们自然是没豪气到直接不要了,全倒在一个盆里,偷嘴的人这会儿就捏了点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