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的使者看到汉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回去之后报告给国王,于是乌孙国对汉朝更重视了。
这以后一年多,张赛派出使大夏等国的使者,渐渐开始和其他国家的人一同回来,于是西北各国开始和汉朝有了来往。
由于这种互通往来是张骞开创的,因此以后出使西域的人都自称“博望侯”,以此来取得外国的信任,而外国也因此而信任他们。
自从博望侯张骞去世以后,匈奴听说汉朝和乌孙互通往来,非常生气,打算攻打乌孙。
等到汉朝出使乌孙,并且还从乌孙的南部出发,连续不断到达大宛、大月氏等国,乌孙于是害怕起来,派出使者向汉朝进献马匹,希望能够娶一位汉朝诸侯的女儿并结成兄弟之国。
天子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都说“一定要先让他们送上聘礼,然后才可以把诸侯女儿嫁过去”。
起初,天子打开《易》进行占卜,卜辞上说“神马当从西北来”。
汉朝得到了乌孙的好马,将其命名为“天马”。
后来又得到了大宛的汗血马,比乌孙马更加健壮,于是就将乌孙马改名为“西极”,将大宛马命名为“天马”。
这时,汉朝开始修筑令居以西的长城,又设置酒泉郡,开通和西北各国的交往。又派出更多的使者出使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各国。
而天子特别喜欢大宛马,于是出使大宛的使者更是络绎不绝。
那些出使外国的使者,人数多的有几百人,人数少的也有一百多人,人们所携带的东西与博望侯张骞那时大致相同。
后来次数多了也就越来越熟悉了,人数也随之渐渐减少。
一年中汉朝要派出去的使者,多的时候有十几次,少的时候也有五六次。
去远的地方,使者得八九年回来,近的地方也要几年才返回。
当时汉朝已经将南越灭掉,蜀、西南夷都震惊不小,纷纷派出官员入朝表示诚意。
于是汉朝设置了益州、越西、牂柯、沈黎、汶山郡,希望土地相连直到大夏。
于是汉朝每年派出包括柏始昌、吕越人等人在内的使者一年有十几次,从这几个新设的郡出发前往大夏,但是又都被昆明阻拦,使者被杀,钱物被抢,终究没能到达大夏。
汉朝于是征发三辅的囚犯,加上巴蜀几万名士兵,派郭昌、卫广两位将军,前去攻打昆明拦杀汉朝使者的人,汉军杀死和俘虏几万人后就撤走了。
以后汉朝又派出使者,昆明依旧劫掠杀害,通往大夏的道路最终也没打通。而北边取道酒泉去大夏的使者已经很多,外国人对汉朝的布帛财物也越来越厌恶了,不再重视这些东西。
自从博望侯张骞凭借打通和外国的来往道路而尊贵起来,那些后来跟着出使的官吏和士兵争相上书,讲述外国的奇闻异事和奇珍异宝,请求出使。
天子认为外国路途遥远,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的,于是就接受他们的要求,颁给他们使者的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时也不再问他们的出身,让他们聚集人手便派他们前往,广开出使外国的门路。
那些往来出使的人不能不做下侵吞布帛财物的事情,有的甚至背离了出使的宗旨,天子因为他们熟悉西域情况,所以通常就深究他们的罪行判成重罪,以激励他们再次出使来立功赎罪。
这样一来,出使的事端无穷无尽,他们也很轻率地就触犯法律。那些官吏士卒也常常大力称赞外国的见闻,话说得夸张一点的人就被授予正使,话说得谨慎一点的人就被授予副使,所以那些胡说八道、道德败坏的人都争相仿效。
那些出使的人出身都很贫穷,将朝廷赠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据为己有,打算低价出售给外国以谋取私利。
外国人也讨厌汉朝的使者各执一词、轻重不一,揣度汉朝军队相距太远,鞭长莫及,于是断绝了汉朝使者的食物以此刁难。
汉朝使者因为食物断绝而积怨,以至于相互攻击。
楼兰、姑师是小国,处于交通要道之上,攻击劫持汉朝使者王恢等尤其厉害。
而匈奴的偷袭骑兵更是经常拦击出使西域的使者。
使者争相控诉外国的危害,虽然也有城镇,但是兵力薄弱,容易攻取。
于是,天子派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属国骑兵及各郡的几万名士兵,来到匈河水边,想要进攻匈奴,但是匈奴军队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