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把王恢交给廷尉处置。
廷尉判他怯战避敌之罪,应当处以斩首之刑。
王恢私下送给丞相田鼢一千金。
田鼢不敢直接跟皇上说,而是对王太后说:“王恢最先倡议马邑诱敌之事,现在没成功却要诛杀王恢,这是在替匈奴报仇。”
皇上拜见太后,太后就把丞相的话告诉皇上。
皇上说:“最先倡议马邑之事的,确实是王恢,所以发动天下几十万大军,按照他的建议做了。况且就算捉不到单于,王恢的军队攻击匈奴运送军用物资的队伍,还是能得到一些收获的,用来安慰将士的心。现在不杀王恢,没办法向天下人交代。”
当时王恢听到这些话,就自杀了。
韩安国为人多有大谋略,智慧足够用来迎合世俗,然而出于忠厚之心他却不这样做。
他贪图钱财。不过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之士,很多人比他自己还要贤能。
在梁国举用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名士,士人也因此称赞和仰慕他,天子认为他有治国之才。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鼢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处理政务,有一次他为天子的马车作前导,跌落车下弄伤了脚。
天子商议任命丞相的事,想任用韩安国,派使者去探望他,发现他脚伤得很重,于是就改命平棘侯薛泽出任丞相。
韩安国因为伤病免职几个月,脚伤痊愈了,皇上又任命他为中尉。
一年多以后,改任卫尉。
车骑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从上谷郡出发,在茏城打败了胡人。将军李广被匈奴俘获,后来逃脱了;公孙敖的士兵伤亡惨重:他们二人都应当被处死,后来出钱赎罪贬为平民。
第二年,匈奴大举进犯边塞,杀死辽西太守,等到进入雁门,杀害劫掠了数千人。
车骑将军卫青进攻他们,从雁门出发。卫尉韩安国担任材官将军,屯驻在渔阳。
韩安国活捉敌人,俘虏说匈奴兵已经走远了。
他就上书说现在正是农耕时节,请求暂时停战驻军。
停战驻军一个多月后,匈奴大举进犯上谷、渔阳。
韩安国的军营里只有七百多人,出去跟匈奴作战,没有取胜,又回到营垒中。
匈奴劫掠了一千多人以及牲畜财产而离去。天子听说了,十分生气,派使者责备韩安国。
调韩安国再向东迁移,屯驻在右北平。
当时匈奴的俘虏说要进犯东边。
韩安国最开始担任御史大夫和护军将军,后来逐渐被排挤疏远,官职降低;而新得宠的少壮派将军卫青等人有战功,地位越发尊贵。
韩安国被疏远后,郁郁不得志;领兵驻守又被匈奴欺凌,伤亡惨重,自己觉得十分惭愧。
希望能够免职回去,却被调到东边屯驻,失意而不高兴。
几个月后,因生病吐血而死。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前127年)去世。
太史公说:我与壶遂制订律历,看到了韩长孺的持守道义,壶遂的深藏厚德。世人说梁国有很多德高望重的人,此言不虚啊!壶遂官至詹事,天子正仰赖他来做朝廷的辅弼之臣,却赶上壶遂去世。不是这样的话,壶遂内心廉正行为美好,真是一位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