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承受天命而成为帝王的人,他们的兴起哪一次不是通过占卜来决断天命的呢!这种情况在周朝尤为突出,到了秦代仍可见其遗风。代王继位之事,便是由占卜者决定的。太卜官职的设立,则是随着汉朝的兴起才出现的。
司马季主是楚国人,在长安东市以占卜为业。
当时宋忠担任中大夫,贾谊担任博士。有一天,两人同时休假出宫,边走边讨论先王圣人的治国之道,探究人情世故的种种道理,不禁相对感慨。
贾谊说道:"我听说古代的圣人,若不在朝廷任职,就必定隐居于占卜或行医的行业中。如今我们已见遍了朝中的三公九卿和士大夫们,对他们的才能都已了解。不妨试着去拜访占卜者,看看他们的风采。"
于是两人同乘一辆车来到集市,在占卜摊铺间游逛。当时天刚下过雨,路上行人稀少,司马季主正闲坐在店铺中,三四名弟子侍立在旁,他正讲解着天地运行的规律、日月星辰的轨迹、阴阳吉凶的根本原理。
两位大夫上前恭敬行礼。
司马季主见他们气度不凡,像是学识渊博之人,便以礼相待,让弟子引他们入座。
众人坐定后,司马季主继续之前的论述,剖析天地的起源与终结、日月星辰的运行法则,辨析仁义道德的层次关系,列举吉凶祸福的征兆预兆,洋洋洒洒讲了数千言,句句合乎道理,条理清晰分明。
宋忠、贾谊听罢猛然醒悟,连忙整理衣冠端正坐姿,恭敬说道:"我们观察先生的仪态,聆听先生的言谈,私下对比世间所见之人,从未遇见过您这样的智者。可为何您要屈居如此卑贱的行业,从事这般受人轻视的职业呢?"
司马季主闻言捧腹大笑道:"看二位大夫的模样像是通晓大道之人,没想到说出来的话竟如此浅薄粗俗!在你们眼中,什么样的行为才称得上贤明?什么样的人才值得尊崇?为何要用'卑贱'这样的字眼来贬低有德长者?"
两位大夫答道:"世人皆以高官厚禄为尊贵,只有贤能之士才配得上这些地位。而您所处的行业既不显赫也不体面,自然称得上卑贱。占卜者往往言不符实,预测不应验,收取不当钱财,因此被视为污浊。世人常说:'占卜者用浮夸言辞骗取信任,编造富贵命格讨人欢心,妄言灾祸使人惶恐,假托鬼神之说榨取钱财,索取丰厚报酬中饱私囊。'这些行径正是我们引以为耻的,所以称之为卑污之业。"
司马季主正色道:"请二位暂且安坐。你们可见过披发行走的幼童?他们日出而行,日落而息,若问他们日月盈亏与人间吉凶的关系,根本说不出所以然。由此可知,世间真正能分辨贤愚的人实在太少了。"
"真正的贤者,会以正直之道直言进谏,若再三劝谏不被采纳便会辞官隐退。他们称誉他人不求回报,指摘过错不惧结怨,始终以造福国家、惠及百姓为己任。因此,不称职的官职绝不接受,无功受禄的俸禄断然拒绝;见人行不义之事,纵然对方身份尊贵也不屈膝逢迎;见人品德污浊,就算地位崇高也不卑躬屈膝;得到职位不会欣喜若狂,失去官职也不会怨恨难平;若不是自身过错,即便遭受连番羞辱也能问心无愧。"
宋忠、贾谊听罢面红耳赤,整理衣襟正襟危坐道:"我们看先生的气度,听先生的言论,实在是从未见过的智者。但为何您要屈居卑贱之位,从事这等遭人非议的职业呢?"
司马季主拍案大笑道:"原以为二位是明理之人,没想到见识竟如此浅薄!在你们眼中,什么才算贤德?怎样才算尊贵?凭什么用'卑贱'二字羞辱长者?"
两位大夫答道:"世人都以高官厚禄为尊,贤者才配得上这些职位。您却从事占卜这种低贱行当,说话不灵验,收钱不恰当,自然是卑污之业。世人皆知:占卜者靠危言耸听骗人信任,编造富贵命格讨人欢心,编派灾祸让人恐惧,假借鬼神敛财索贿,这些正是我们引以为耻的。"
司马季主肃然道:"且听我慢慢道来。你们见过披发赤足的孩童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若问日月运行与人间吉凶的关系,根本说不明白。可见世间真正能分辨贤愚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