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远古时期,颛顼帝任命南正"重"执掌天文历法,北正"黎"执掌地理民政。
到唐尧、虞舜时代,继续让重、黎的后代继承这些职责,直到夏朝、商朝,因此重黎氏世代掌管天文地理。
到了周朝,程伯休甫是他们的后裔。周宣王时,这一家族失去世袭官职,改称司马氏。
司马氏世代担任周朝史官。周惠王、周襄王时期,司马家族离开周朝迁居晋国。后来晋国中军统帅随会逃奔秦国,司马家族也迁居到少梁(今陕西韩城)。
自从司马氏离开周朝迁居晋国后,族人分散各地:有的在卫国,有的在赵国,有的在秦国。
在卫国的一支,后人曾担任中山国丞相;在赵国的一支,以传授剑术理论闻名,战国剑客蒯聩就是其后代;在秦国的一支名叫司马错,曾与张仪在朝堂辩论伐蜀策略,最终秦惠王采纳其建议,派他率军攻取蜀地并镇守当地。
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曾追随名将白起作战。当时少梁已改名为夏阳。司马靳与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坑杀赵军降卒,回师途中在杜邮(今陕西咸阳)被秦王赐死,葬于华池(今陕西韩城)。
司马靳的孙子司马昌,在秦始皇时期担任秦国铁官。蒯聩的玄孙司马卬曾是武信君(项羽分封诸侯时的称号)部将,率军攻取朝歌。
后来诸侯分封时,司马卬被封为殷王。
汉高祖刘邦征讨项羽时,司马卬归顺汉朝,其封地被改为河内郡。
司马昌之子司马无泽担任汉朝长安市场管理官员,司马无泽之子司马喜获封五大夫爵位,祖孙三代都葬于高门(今陕西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