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史记节选 > 第48章 儒林列传1

第48章 儒林列传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叔孙通制定汉廷礼仪后,做了太常官,和他一同制定礼仪的儒生弟子们,也都被选为朝官,于是人们喟然感叹,对儒学产生了兴趣。

但是,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皇上忙于平定四海,还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

孝惠帝、吕后当政时,公卿大臣都是武艺高强战功卓著的人。

孝文帝时略微起用儒生为官,但是孝文帝原本只爱刑名学说。

等到孝景帝当政,不用儒生,而且窦太后又喜好道家思想,因此列位博士官职只是备员待诏,徒有其名,儒生无人进身受到重用。

直到当今皇上即位,赵绾(wǎn)、王臧(zāng)等人深明儒学,而皇上也心向往之,于是朝廷下令举荐品德贤良方正而且通晓经学的文士学者。

从此以后,讲《诗》的在鲁地有申培公,在齐地有辕因生,在燕地则有韩太傅。

讲《尚书》的有济南伏生。

讲《礼》的有鲁地高堂生。

讲《春秋》的在齐鲁两地有胡毋生,在赵地有董仲舒。

到窦太后去世,武安侯田蚡(fén)做了丞相,他废弃道家,刑名家等百家学说,延请治经学的儒生数百人入朝为官,而公孙弘竟以精通《春秋》步步高升,从一介平民荣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为平津侯。

从此,天下学子莫不心驰神往,潜心钻研儒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