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了个小名犬子。
成年后,司马相如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
最初,凭借家中财富捐得官职,在汉景帝身边担任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心仪的职业。恰逢景帝不喜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
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
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
临邛县里富人多,像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
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
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
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
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
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