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史记节选 > 第32章 游侠列传1

第32章 游侠列传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怎么知道仁义,已经享受到利益的人就是有德的。”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这段话看不懂,不知道有没有好心人解释一下,原文为: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现在有些拘泥于学问的人,抱着狭隘的道义,长期孤立于世俗之外,哪里比得上降低论调,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而取得荣誉和名声呢!

而平民百姓之人,看重取予皆符合道义、应允能实现的美德,千里之外去追随道义,为道义而死却不顾世俗的责难,这也是他们的长处,并非随便就可做到的。

所以士人在穷困的时候能够托付生命,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贤豪之士吗?

如果让乡间的游侠,与季次、原宪比较权势和力量,比较对当世的贡献,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总之,从事情的显现和言必有信的角度来看,侠客的正义行为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