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史记节选 > 第22章 平津侯主父列传完

第22章 平津侯主父列传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奏书上呈给天子后,天子召见了他们三个人,说:“你们原来都在哪里啊?我们为何相见得这样晚!”于是,武帝就任命他们三人为郎中。主父偃屡次进见皇帝,上疏陈说政事。皇帝下令任命他为谒者,又升为中大夫。一年当中,四次提升主父偃的职务。

主父偃向皇帝进言时说:“古代的诸侯,封地不超过百里,势力较弱,容易被中央控制。然而,现在的诸侯有的拥有数十座城池,占地千里,势力强大。在局势缓和时,他们容易因为骄傲奢侈而行为不端;在形势紧急时,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反抗中央。如果现在用法令来分割削弱诸侯的封地,就会产生叛乱的苗头,以前晁错推行削藩政策而导致吴楚七国叛乱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有的多达十几人,而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人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生骨肉,却不能享有一尺的封地,这就使得仁孝之道不明显了。希望陛下您能够下令,允许诸侯王将恩惠推广到他们的子弟身上,通过分割土地来封赏他们。这样一来,每个子弟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皇上您则通过施恩的方式,实际上是分割了诸侯国的土地,从而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大名鼎鼎的推恩令,天下第一阳谋)

皇帝于是听从了他的计策。

他又劝谏皇帝:“茂陵刚刚建成,您可以把天下那些豪强富人,以及那些鼓励大众动乱的人,都迁徙到茂陵居住。这样一来,对内可以充实京师,对外则可以消除奸邪势力,这就是所说的不诛杀而除害的办法。”(公元前127年,《迁茂陵令》,期间发生了郭解案,郭解为一游侠)

于是皇帝又按照他说的去做。

在尊立卫子夫为皇后以及揭发燕王刘定国的阴谋这两件事上,主父偃是有功劳的。大臣们都害怕主父偃的口舌之利,纷纷贿赂和赠送给他的钱财,累计有千金之多。

有人劝说主父偃说:“你太横行了。”

主父偃说:“我从年轻时就开始游学,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但始终不得志,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待,兄弟们不肯收留我,宾客也厌弃我,我穷困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况且大丈夫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位列五鼎来饮食,那么死时就受五鼎烹煮的刑罚好了。我已到日暮途远之时,所以要倒行逆施,横暴行事。”

主父偃盛称朔方土地肥沃富饶,外有黄河为险阻,蒙恬在此筑城以驱逐匈奴,内省转运和戍守漕运的人力物力,这是扩大中国土地,消灭匈奴的根本。皇上看完他的建议,就交给公卿们议论,大家都说不利。公孙弘说:“秦朝时曾经调发三十万人在黄河以北修城,最终也未修成,不久就放弃了。”主父偃盛称其利,皇上竟采纳主父偃的计策,设置了朔方郡。

在元朔二年,主父偃向汉武帝报告了齐王在宫内的□□行为,汉武帝因此任命主父偃为齐国的相国。

到了齐国,主父偃把所有的兄弟和宾客都召集起来,散发了五百两黄金给他们,并数落他们说:“当初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们不给我衣食,宾客们不接纳我进门;如今我做了齐国的相国,你们却千里迢迢来迎接我。从今往后,我与你们断绝关系,你们不要再踏进我的家门!”

于是他就派人用齐王与其姐姐通奸的事来触动齐王,齐王以为终究不能逃脱罪责,害怕像燕王刘定国那样被判处死罪,就自杀了。主持此事的官员把这事报告给皇上。

主父偃开始当平民百姓时,曾经游历燕地和赵地,等到他当了大官后,就揭发了燕王的阴私。赵王害怕他成为赵国的祸患,想要上书皇帝讲述他的阴私,因为主父偃在朝中,不敢揭发。等到他当了齐相,走出函谷关,赵王就派人上书,告发主父偃接受诸侯的贿赂,因此,诸侯子弟中有很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封侯。等到齐王自杀了,皇上听到后,大怒,认为是主父偃威胁齐王使其自杀的,就交给官吏审问。主父偃承认接受诸侯贿赂,实际上没有威胁齐王使他自杀。

皇上不想诛杀主父偃,这时公孙弘当御史大夫,就对皇上说:“齐王自杀,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而变成郡,归入朝廷,主父偃是这事的罪魁,陛下不杀主父偃,无法向天下交待。”于是皇上就把主父偃家族的人都杀了。

主父偃显贵时,门下宾客过千,等到被族灭,竟然没有一个人替他收尸,唯独孔车把他安葬了。皇帝知道后,不仅感叹道:“孔车是个长者呀!”

太史公说:“公孙弘的品德行为虽然美好,但是也因为他遇到了好时机。汉朝建国八十余年了,皇上正崇尚儒家学说,招揽才能超群的人才,以发展儒家和墨家学说,公孙弘是一个被选拔出来的人。主父偃身居要职,诸位朝中高官都称赞他,待到他名声败坏,自身被杀,士人都争着讲他的坏处,真是可悲呀!

太皇太后王政君(汉平帝的祖母)向大司徒马宫和大司空甄丰下诏书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