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天下若有土崩的形势,纵然是处于穷困境地的平民百姓,只要他们中有人首先发难,就可能使国家遭到危害,陈涉就是如此,何况或许还有三晋之类的国君存在呢!即使天下尚未达到大治的境界,但如果能够避免出现土崩瓦解的局势,那么即使有强大的敌对国家和精锐的军队,也不足以迅速击败我们。历史上的吴、楚、齐、赵等国的覆灭就是明证。更进一步,如果连群臣百姓都无法发动叛乱,那么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就更加牢固了。这两点是判断国家安危的关键,也是贤明的君主必须密切关注和深入考察的重要方面。
最近关东地区五谷歉收,年景还未恢复,百姓多半都很穷困,再加上边境一带的战争,按形势的发展和一般常理来看,老百姓将有不安心本地的心情。不安心本地就容易流动,容易流动就是土崩的形势。因此,贤明的君主会深入观察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明了安危的关键,在朝廷上治理国家,消除尚未完全成形的祸患。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天下出现土崩的形势。所以,纵然周边有强国和强劲的军队,陛下仍然可以追赶走兽,射击飞鸟,扩展游宴的场所,无节制地放纵地观赏玩乐,尽情地享受驱马打猎的欢乐,一切安然自如。各种乐器的演奏声不绝于耳,帷帐中与美女的情爱和倡优的笑声面前出现,然而国家却没有积久的忧患。
名望何必一定要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世俗何必一定要像周成王和周康王时代那么淳美。虽然我私下认为陛下您天生就具有圣人的智慧和宽仁的资质,如果您能够真诚地将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任务,那么您将不难与汤武这样的古代圣贤相媲美,而成康时期的风俗也可以得到复兴。这两个条件一旦具备,您就能够稳坐尊位,安享太平,扬名于当代,赢得广泛的赞誉。您将能够亲近天下的百姓,使四夷宾服,您的恩德将被后世传颂。您背靠屏风,手执玉圭,向王公们拱手行礼,他们将会对您敬仰有加。我听说即使谋求王道不成功,其最坏的结果也足以使天下安定。天下安定,那么陛下想要什么会得不到,想要做什么会不成功,想要征伐谁会不降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