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很多大臣进谏劝阻,都没能改变高帝确定不移的想法。吕后很惊恐,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他。”
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说:“您一直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您怎么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呢?”
留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在危急之中,采用了我的计谋。如今天下安定,由于偏爱的原因想更换太子,这些至亲骨肉之间的事,即使同我一样的有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益处。”
吕泽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
留侯说:“这件事是很难用口舌来争辩的。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这四个人已经年老了,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所以逃避躲藏在山中,他们按照道义不肯做汉朝的臣子。但是皇上很敬重这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壁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要谦恭,并预备安车,再派有口才的人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来了以后,把他们当作贵宾,让他们时常跟着入朝,叫皇上见到他们,那么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并询问他们。一问他们,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种帮助。”
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携带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品,迎请这四个人。四个人来了,就住在建成侯的府第中为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
汉十一年(前196),黥布反叛,皇上患重病,打算派太子率兵前往讨伐叛军。
这四个人互相商议说:“我们之所以来,是为了要保全太子,太子如若率兵平叛,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劝告建成侯说:“如果太子领兵出征,有了功劳的话,他的太子地位也不会因此而有所提升;但如果没有功劳的话,从此就会遭受祸患。太子所率领的将领们,都是曾经与汉高祖刘邦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如今让太子来统率他们,这就像是让羊去指挥狼一样,他们肯定不会为太子卖力,因此太子出征必然会无功而返。我听说‘母亲被宠爱,孩子就常常被抱’,现在戚夫人日夜侍奉皇上,赵王如意也常被抱在皇上跟前,皇上曾说‘我绝不会让不成器的儿子压在有出息的儿子之上’,这表明赵王如意将取代太子的地位。您何不赶紧请吕后找机会向皇上哭诉:‘黥布是天下的猛将,很会用兵,现今的各位将领都是陛下过去的同辈,您却让太子统率这些人,这和让羊指挥狼没有两样,没有人肯为太子效力,而且如让黥布听说这个情况,就会大张旗鼓地向西进犯。皇上虽然患病,还可以勉强地乘坐辎车,躺着统辖军队,众将不敢不尽力。皇上虽然受些辛苦,为了妻儿还是要自己奋发图强一下。’”于是吕泽立即在当夜晋见吕后,吕后找机会向皇上哭诉,说了四个人授意的那番话。皇上说:“我就想到这小子本来不能派遣他,老子自己去吧。”于是皇上亲自带兵东征,群臣留守,都送到灞上。留侯患病,自己勉强支撑起来,送到曲邮,谒见皇上说:“我本应跟从前往,但病势沉重。楚国人马迅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跟楚国人斗个高低。”留侯又趁机规劝皇上说:“让太子做将军,监守关中的军队吧。”皇上说:“子房虽然患病,也要勉强在卧床养病时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做太傅,留侯任少傅之职。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率军击败了英布的军队后,他的病情加重,想要更换太子。留侯张良对此表示反对,但高祖不听,张良因此称病不再参与政事。叔孙太傅通过引用古今的历史事件,竭力劝说皇上不要更换太子,甚至以死相争。皇上表面上答应了他,但内心仍然想要更换太子。等到皇上安闲设宴的时候,太子在一旁侍奉。有四个人跟随太子,他们的年龄都超过了八十岁,须眉皓白,衣冠整齐。刘邦对此感到很惊讶,就问:“你们是什么人?”四个人上前回答,各自报上了自己的姓名,他们分别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
刘邦说,“我寻找你们多年,你们却一直躲避我,如今为何却出现在我儿子身边呢”。
四位老人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义理,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躲。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