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包大娘传》发表以后,不仅包大娘在夷洲城出名了,闻育恒也更加有名了。
第二天一大早,闻家家门口就聚集了许多带着礼物来的人——他们或是来求闻育恒为他们写篇传记,或是来请闻育恒做他们子女的家教,更有甚者,甚至来向闻家提亲……
高孝珍一打开门,这些人就纷纷表明自己来闻家的目的,吵吵囔囔的,就像逛菜市口一般热闹。
“你们安静!”高孝珍喊了一声,众人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她有冲着屋里喊:“闻育恒,有人来找。”
闻育恒便拿着书出现在家门口。
“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闻育恒呐,果然是一表人才,与我们赵家姑娘真是绝配啊!”一位与包大娘年纪差不多的红衣妇女笑道。
闻育恒没有理会,而是对门口众人道:“方才我听清楚了,有人是希望我为他们写传记的,请问是哪些人,请举手让我看看。”
人群之中一些雍容华贵的男子就举起手来。
闻育恒点头,说:“好,我知道了。不过我要与你们说,为你们写传记,我要收很贵的稿费。这样吧,一千两一篇,你们如果愿意让我写就留下让我写。”
“可是你为包大娘写传记都是免费的。”一人道。
“包大娘与你们不同,包大娘所为之事是有益于人民的,所以我心甘情愿为她免费作传。而你们都是图利己的商人,没有包大娘的高风亮节,自然为你们作传得收钱。”闻育恒道:“我闻育恒只为三类人免费作传,一为我亲友免费立传,二为有高风亮节者免费立传,三位有利于国家人民者免费立传。在这三类人之外的,那就必须收高昂的稿费。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一千两太贵了,那你们先回去,等你们成了高风亮节者或是有利于国家人民者,我自然主动来为你们立传。”
商人们纷纷离开了,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矮矮胖胖、撇了两撇胡子的商人,他对闻育恒道:“岳飞想要尽忠报国,可他最后冤死于风波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那商人顿了顿,继续说:“因为国家的笔杆子掌握在皇帝手上,皇帝想让谁死,谁就得死。如今,国家的笔杆子掌握在我们手上,你为我们写东西,我们可以给你丰厚的报酬;你为国家人民写东西,国家人民什么也不会给你,你自己好好想清楚吧!”那商人说完就离开了。
闻育恒久久地看着商人离开的背影,说不出话来。
“诶,”李夷洲来到闻育恒的身边,晃了晃闻育恒的身体,“你别听他胡说,他是要把你带入歧途。”
闻育恒摇了摇头,说:“他不是要把我带入歧途,而是在告诉我社会的现实。现在的文艺之笔确实掌握在有钱的商人手上,商人搞文艺,才不会去想用文艺报效祖国、造福人民,他们想的只有牟取利益。所以他们不会歌颂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只会鼓动人民在乎自己、精致地过好个人的生活。如此下去,当所有的中国人都想着享受自我,不再想着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时,中国的未来堪忧啊!”
“既然如此,那你更不能向那些有钱的商人们屈服!你一定要成为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作家。哪怕是怀才不遇,也不能为只想牟取利益不想报国福民的商人们效力。”李夷洲道。
“怀才不遇就是失业,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你养我啊?”闻育恒笑道。
“我养你啊!”李夷洲信誓旦旦地道。
“哈哈哈……你这傻丫头先顾好自己再说吧!”闻育恒笑道。
“我说的是真的。”李夷洲更加肯定地道。
闻育恒点了点头,对闻毅多和高孝珍道:“爹、娘,剩下的人麻烦您二位帮我打发走吧!”说完闻育恒就朝着书房走去,拿起《百毒经》就开始学。
李夷洲就跟在闻育恒的身后走进了书房,看着闻育恒在学《百毒经》,心里就不好受。她从书架上随便找来一本文学作品,替换掉闻育恒手上的《百毒经》,“你应该学这本书!”
“姐姐,你别闹了,目前来看,这文学本领学到最后就是失业。我才不要失业呢!我得学另一门本领。再怎么样也应该是我养你啊,而不是你养我。”闻育恒拿着那文学作品来换李夷洲手上的《百毒经》。
李夷洲却不肯把书交给闻育恒,《百毒经》在李夷洲的两只手上换来换去。
闻育恒道:“姐姐,你要是再不把书还我,我就对你不客气!”
“不客气又能咋地?你还想打我是吧?你打得过我吗?”李夷洲笑道。
闻育恒笑了笑,说:“我当然不能打姐姐咯,就算能打赢,我也不打,但是我可以这样对付姐姐。”说完闻育恒对着李夷洲一挥手,顿时一阵白烟升起,李夷洲没有防备,当即瘫软在地,“你居然……”
闻育恒赶紧捂住李夷洲的嘴,附在李夷洲耳边轻声道:“姐姐别担心,我对你用的是三时麻骨散,中着在一个时辰内动弹不得,一个时辰后就能恢复如初。”说完闻育恒扶起李夷洲,让她屁股坐在椅子上,头趴在书桌上休息,随后闻育恒自顾自地拿起《百毒经》学起来。
闻育恒家的书房里安静了下来,而房门口却开始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