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起床穿好外套,闵星扣好羽绒服扣子,问谢北伽外婆一个人在家行不行。
“她早就去和她的姐妹聊天了,不用管她。”谢北伽帮闵星围上围巾,带她出门。
闵星裹得严严实实,谢北伽也是,好在这几天昌城气温低得要命,没人会觉得这样不正常。
小区附近的店都关着门休息,他们也无处可去,沿着马路牵手散步消磨时间。
路过他们的高中,闵星停下脚步,拉着谢北伽过马路。
昌城二中新修了大门,闵星太久没回来过,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大门边上立了块展示牌,凑过去看,上面写着过年期间学校开放停车场,学校可以自由进出,谢北伽问过门卫,和闵星一起进去。
“我要看校友墙。”
“在行政楼那边。”谢北伽凭着记忆带闵星走到行政楼门口。
门两旁的宣传栏上贴着粉底防水纸,闵星凑近看才发现是风吹日晒红底变成了粉底。
“我在哪里?”
“以前只有一边,现在有两边,还新贴了不少,我也不确定了。”谢北伽低头在宣传栏上找。
“你找这个,我找那边的。”
细看才发现上面是按毕业时间排的顺序,闵星这边都是2010年以前的。
谢北伽也找到了顺序,看向走过来的闵星:“你在这里。”
“你呢,你在哪里?”
“这里。”
“帮我拍照片。”闵星把手机递给谢北伽,她摘下帽子口罩,在谢北伽的照片前站定,摊平手掌放在谢北伽照片下面。
“好了。”
“拍得不错。”闵星当即发了朋友圈。
谢北伽从头看到尾,几百位优秀校友,只有他和闵星两个人成了艺人。
“还想去哪里?”闵星发完朋友圈快走两步,伸手牵住谢北伽垂在身侧的手,仰头问他。
“你想去哪里?”
“想去《涂鸦》的取景地吗?”
“好。”
取景地和学校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几乎是城区的对角线,走过去不知道要几个小时。
闵星隐约记得位置,打开手机地图,搜索了一下附近的标志建筑,导航显示走过去要三个小时:“开车去吧,走过去要三个多小时。”
谢北伽回家开车,闵星上车先打开了导航。
“不知道那边变成什么样子了。”
闵星记得那段时间大家真的就住在小巷的房子里,醒了收拾收拾就开拍。小巷里那面涂鸦墙剧组画完后,特地让小巷里住的学生和小朋友自由发挥了大半面墙。
走路三个小时的路程开车不过二十分钟。这片老房子大变样,只能看出房子还是那些房子,但是它们的外墙都被新刷了漆,白墙红瓦,整齐如一。
闵星最先认出马路对面的小卖部,又认出了小卖部对面的小巷口,从那里进去上一个缓坡,再拐一个弯就是拍戏时他们租的房子。
谢北伽停下车,和她一起走进巷子。
巷子路面平整,路两旁还修了小花坛,里面种着低矮的常绿小灌木,没有修花坛的墙面画着公益画,完全看不出以前的样子了。
闵星凭着记忆向谢北伽介绍:“我们之前就住在这家,我记得里面有个压水井,里面的水夏天也很凉快,那时候没有装空调,大家就装一大盆子冰水泡脚。”
沿着路再往前走一段,再左拐就是那面涂鸦墙。
闵星向谢北伽介绍:“这个围墙竟然没拆。这里面原来是个厂房,后来搬到新区了。我们来之前上面就有很多小朋友写了某某到此一游,爱你一万年之类的话。”
转过弯,原本写了不少东西的墙面早已被白色的墙漆粉刷干净,做了普法宣传栏。
闵星摸了摸没有瑕疵的光滑墙面:“什么都没留下。好可惜。”
谢北伽曾经在听说这里要被粉刷时候来过一次,可惜来得太晚,那时候墙面已经被修补平整,涂上了一层白漆。
“没关系,你记得就好。”谢北伽在墙上比划了一下,“这里好像是一艘船,你的小头像就画在这个角落上。”
闵星伸手摸了摸谢北伽说的那个角落。
“闵星。”谢北伽突然喊她的名字。
闵星回头,谢北伽站在她身后两步远的地方。
“怎么了?”
“我第一次见到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