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狭小的出租屋后,杨心愿开始收拾行李。
她只挑选了几件简单的换洗衣物,以及床头柜里那个小药盒。
这些,就是她所有行囊的重量。
她拎着轻便的托特包走下楼,胡星黎已经在那里等候,斜靠在车门旁,姿态轻松。
看到杨心愿手中只拿着一个包,他微微抿了抿唇,带着玩笑的语气说:“连让我当回绅士帮你提行李箱的机会都不给啊。”
杨心愿不禁逗,一时语塞,随后看到胡星黎已经帮她打开了副驾驶座的门,示意她上车。
杨心愿犹豫片刻,自己拉开了后排车门,她并不想坐副驾驶。
两人不熟,全程几乎无交流。
确切的说,是胡星黎每次抛出话题引子,杨心愿都不知道说什么,于是选择了沉默。
胡星黎没告诉她这次目的地是哪儿,只说了去找汤俊文。
车子缓缓驶离城市的喧嚣,沿途的风景开始逐渐变化。建筑物开始变得稀疏,道路两旁的树木和绿化带逐渐增多,交通也变得不那么拥挤。
大约一个小时后,车子下了高速进入郊区,农田和自建房开始出现,景色变得更加开阔。
最终,在一个工厂门口停了下来。
这工厂的外围是一圈颇有年代感的围墙,上面覆盖着绿色的藤蔓植物。铁门倒是格外崭新,翻新过的样子。
“汤俊文在这里上班?”杨心愿怯生生地望向这个规模颇大的工厂。
得到肯定回答后,她心想:里面的员工没一千也有八百,找人,怕是要费些时间。
杨心愿看胡星黎拿出手机拨打了个电话,猜测是在联系汤俊文,犹豫了下开口道:“现在是上班时间,会不会打扰到他。”
虽然杨心愿没正经上过班,但常识还是有的,在这种流水线工厂,如果擅离岗位,被领导发现了准扣钱。
等她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后,胡星黎听完轻笑一声:“你还是和以前一样。”
“哪样?”
“没什么,放心,他不会被扣工资的。”
胡星黎不把话说完,将一脸茫然的杨心愿留在原地后,独自走到了门卫处。
他朝屋内的门卫大叔打了个招呼,“师傅,麻烦你帮我们开个门,我们来找汤俊文。”
新来不久的门卫觉得这名字耳熟,却又不敢确定,便问:“哪个汤俊文?”
“就是你们的汤总,汤俊文。”
门卫:“你早说嘛。”
难怪他觉得耳熟。
“麻烦帮我们开个门。”胡星黎又重复了一遍,却被门卫以无预约记录为由拒绝了。
“你们汤总正在忙,所以没接我电话……”胡星黎解释着。
在一旁的杨心愿则大感意外,她此时才瞧见工厂门口印着硕大的几个字——俊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曾经班上那个调皮捣蛋、家境贫寒的男生。如今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个大老板。
杨心愿替他感到高兴,但好像胡星黎这边却出师未捷,卡在了第一关门卫处。
又过了两分钟,门终于开了,门卫大叔带着他俩前往老板的办公室。
汤俊文不在,他的秘书倒是知道今天有汤总的同学要上门,便把两人留在了办公室内,说汤总忙完就过来。
等待的时间里,杨心愿有些好奇:“你先前对门卫使用法术了吗?”
“没啊。”胡星黎正坐在沙发椅上,总觉得不舒坦,听到杨心愿的话,便侧过了身,“为什么这么问?”
“很显然门卫是不相信我们认识汤俊文,不会让闲杂人进来。”
但后来怎么又轻易开门了。
“这点小事哪需要用到法术。”胡星黎神秘兮兮。
随后又迫不及待揭秘:“有时候,两包中华比法术更管用。”
“……”杨心愿恍然大悟,在人情世故上,自己竟比不上一只狐狸。
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姗姗来迟的汤俊文终于现身,一进办公室,就客套寒暄了起来。
“哈哈,久等了老同学。”汤俊文上下打量着杨心愿,“杨心愿对吧?啊呀,你比高中那会儿瘦了好多。”
杨心愿心理感谢对方没用“憔悴”二字,只含蓄说她瘦了。
汤俊文转头又看向胡星黎,“瞧瞧,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胡副……”
“咳咳咳咳……”胡星黎突然一阵猛咳。
汤俊文连忙改口:“记错了记错了,胡星黎对吧,老同学!你们看我最近头疼事太多,把老同学名字都给记错了。”
“没关系。”胡星黎容色诚恳:“汤总别嫌我们的突然来访,唐突到了你就好。”
“哪儿的话,不唐突。”
……
随后一些你来我往的客套话,杨心愿懒得再听下去,她拨弄着自己的指甲,暗暗佩服胡星黎在装人类这一方面的稳定发挥。
他们俩在办公室里聊得不尽兴,转移阵地去了厂房。
在汤俊文的带领下,两人先后参观了工厂的四个生产车间,以及他那辆赫然停在门口的悍马H2。
汤俊文的字里行间都是炫耀,仿佛想要告诉全世界他今天的成功。
这点杨心愿完全能理解。
但她有点缺乏锻炼,参观完四个生产车间,赶往下一个‘景点’时,脚底板开始隐隐作痛。一步一步,与前面两人拉开了距离。
胡星黎率先停了下来,转头问:“累了吗?”
“没有,我不累。”杨心愿否认了,她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事。
胡星黎揉揉后颈看向身旁,“我倒有些累了,汤总你有事就先去忙吧,我们找地方休息会儿。”
汤俊文道:“行,晚上记得啊,一起喝一杯。”
“好的。”
趁着他走近自己,杨心愿压低声音提醒道:“别忘了正事。”
“嗯,记得,只是现在少了关键道具。”胡星黎在耳边同样轻声回复。
清除记忆还需要道具?
杨心愿抬眸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
*
晚上,汤俊文在厂子附近最好的酒店订了包间。
十六人的豪华厅就宴请两人划不来,汤俊文把秘书、厂长、副厂长、组长什么的都喊上了。
杨心愿依旧充当旁听者,看着圆桌转盘自动转了一圈又一圈,偶尔夹起一口菜,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