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综影视:刘宇宁之为君折腰 > 第144章 心悸

第144章 心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参拜礼佛,对的是心,看的是诚。丽质跪立于佛寺正殿之上,瞩目释迦摩尼、观世音塑像,心中诚求许久:

“信女李氏丽质,一愿阿耶阿娘心顺平安、大唐保盛世风华;二愿兄弟姊妹、诸位叔伯同气连枝;三愿……愿觅得如意夫婿,相敬如宾,百年携手。”

她虔诚地于蒲团上叩首,心中思及自己的婚事。不论是秦王府的县主,亦或是大唐皇帝的公主,婚丧嫁娶向来与国事无疑,如何于家事、国事中得中庸之道,她在此刻得了解。遂,又许道:“漫天神佛在上,信女若无法摆脱和亲之令,还望此番能如汉昭君,以一己之身,换两界太平。”

皓都立于正殿门口,里间丽质的每个夙愿他听得一清二楚,抛却自己见不得人的心思,他是打心里盼着这长安各大家臣府中的郎君,能有一人匹配得上她,她值得千万般好。自汉以来,北上和亲的皇女宗室们,无一得个善终。

他虽不能前去参拜神佛,而且他一向也不信这些,比起神佛,他更信手中刀剑。但就在此处,他凝着这庄严肃穆的佛像,心中愿着,只愿神明眷顾这等好的公主,莫要让她去北上受那等苦楚折磨。

从卯时出了宫门,一直快至宫门下钥之时才回到了长乐宫。皓都亲送至宫殿,正当回含元殿上值时,遇见了长孙氏:“微臣皓都见过皇后娘娘。”

长孙氏日间从李世民处得知今日丽质礼佛乃是皓都随行,心中得了份安心,晚间从宫人那儿得了长乐归来的消息,便马不停蹄赶往长乐宫,在门口见了皓都,方才真正放下心来:“皓都请起,可是前往陛下之处?”

皓都正言道:“臣白日护送殿下礼佛,如今殿下已平安归来,臣便就此告辞。”

长孙氏亦是瞧着皓都长成,在满心想着自家女娘时,望见了这九尺儿郎,似是想到了什么:“自圣上登基以来,本宫久居深宫,不得与老友相见。不知杜大人可还安好?”

本欲离开的皓都听闻是皇后问候,便缓了脚步,顿在原处:“回娘娘,义父近日追捕隐太子余孽,极少回府。陈年旧疾,偶有咳嗽。但蒙圣人娘娘洪福庇佑,自是安好。”

长孙氏皱眉:“陛下初登大宝,如今内忧外患比比皆是,前朝文有阿兄、房大人和杜大人,武有尉迟将军、秦将军和程将军等,本宫不懂政事,本以为会轻而易举……”

“娘娘言重了,为陛下娘娘分忧,为大唐分忧乃是臣子的本分。”皓都眼中神色坚毅,更是有前朝将军不遑多让之状。

长孙氏宽言:“杜大人是忙了些许,皓都如今承欢他膝下,又身居千牛卫,可是有所顾虑?”

对于长孙氏之言,皓都自然是不解其意:“皓都愚昧,还请娘娘明示。”

长孙氏笑道:“时人婚嫁,儿郎初婚年纪多为十四五到十八,九,女娘则十三四到十六七。皓郎君再过半月,便是及冠之时,可有定下的好女娘?”

饶是皓都再如何去思,也绝不朝那处去想,他俯身恭顺,朝长孙氏答道:“皓都自入王府内,便已一心向陛下,儿女婚嫁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皓都不敢妄下定论。”

这样好的孩子,在自个儿跟前长成,被教成这样冰冷的模样,长孙氏着实心疼:“本宫犹记得,你来王府时尚幼,本宫也是瞧着你长大,称作声长辈亦不算托大。待你加冠之礼,本宫会来观礼,届时为着你的亲事向杜大人提几句,如何?”

在长孙氏方才与他说婚事时,他虽然言语间皆是无关情爱,但这心里头间却想着那个在长乐宫中的身影:“臣谢过娘娘。”

“本宫耽搁了你许久,竟是拖了你的上值,去吧。本宫正巧要有些事寻娡娘。”长孙氏说完后便朝着长乐宫走去,皓都也独一人前往含元殿,心中却想着,娘娘所说之事,可是今日进宫的赵国夫人之言?

皓都所料不错,在长孙氏开口后,丽质便知晓了其来意:“阿娘,这当真是舅母自己个儿的意思?”当她问出此句后,长孙氏心中宽慰,当真是自己腹中所出的女娘:“为娘也知晓,你舅母性子说一不二。先前还在王府中时,她便对你略有说词。但那时,全且只当做是玩笑话,只是如今牵扯到你的婚事……”

她顿了顿:“这次,当是你舅父有意让冲儿与你结亲。为娘也思索了片刻,你与冲儿自小青梅竹马,二人也着实登对,情意深厚,此番你与阿诗勒部的和亲之事,陛下自然会尽全力助你回绝。你认为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