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蜡烛自己摸黑回了屋子,躺在床上,仍是无法入眠,辗转反侧,竟然闲到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对宋喜雨过于严厉了,导致她对自己的靠近不太适应。
夜色向四边无尽蔓延,他不受控制地回想起自己罚过宋喜雨的禁闭和抄写,看宋喜雨和雷横朱仝胡闹的日子......乌龙院的大火,自己朝夕间成了罪犯,各种江湖机遇。一时间感慨良多,只觉千言万语都难诉诸于口,心中沉闷不堪。
最终的记忆定格在自己第一次见到宋喜雨的场景,胆小不安的孩子躲在父母身后。那时的宋江也只是刚谋上一官半职,年纪还不若宋喜雨父母大,曾与他们些恩惠和照顾,在江湖中刚开始有些名声。
宋江弯下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后退几步,绕到父母身后,并不作声。男人解释道——唤作‘喜雨’,因其夫妻二人仰慕他“及时雨”的称号,便给自己的孩子起了这个名字,最终托付给宋江,也算是有缘。
想着想着,竟就这样闭上了双眼。
第二日,在鸡鸣声中,宋江有些迷蒙地醒来。收拾好行装,自己匆匆上了路。
......
宋喜雨则是在一阵粗犷又中气十足的“坏了”中醒来,只见刘唐狼狈地像个红毛狒狒一般四处眺望,“坏了,哥哥自己跑了!”
在吵闹中,王英等人和花荣也醒了过来。几人聚在一起,刘唐急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快要捶胸顿足。
“吴学究还特意多次叮嘱,要我一定带公明哥哥上梁山,都怪我睡过了头!哎!”
他的愤怒没有泄口,一转头还看见了睡眼惺忪事不关己的宋喜雨,忽然举起朴刀吼道:“死断袖!为什么没有留住公明哥哥?我先了结了你!”
什么脑回路?宋喜雨一瞬间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本就未恢复好的腿此时更像是铅一般沉地拖不动,口中“饶命”还未喊出来,眼前的刀却被长枪拦下。
“王英兄弟?为何拦我!”听到刘唐的纳罕声,她才小心翼翼将挡在头上的胳膊移开。
王英咬咬牙,努力从刚刚要震聋他的尖叫中恢复,用力将这大汉手中向下砍的刀推开,“先住手!”
旋即,花荣也从后面扼住刘唐的胳膊,“刘唐兄弟,为何牵扯无辜之人,你若有心带哥哥上山,现在去追也来得及!”
听了这话,刘唐才收了刀认了命,愤愤地跑了出去。花荣过来要扶她,宋喜雨摆摆手拒绝了他的好意。王英以为自己讨好的机会来了,也要过来扶她,得到了宋喜雨十分不耐烦的“啧”声。
梁山有信前来,是燕顺派人加急送的,信上说明请他们即日启程,以免官兵前来捉拿。晁天王在水泊梁山聚集了五千兵马,无人敢轻易来犯。另有几行不同的字迹,写着听闻宋江之子亦在此,请速速上山一叙。落款处,正是笔走龙蛇的“林冲”二字。
众人将马匹备好,准备前往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