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婶婶们纷纷赞许:
“哎呦,厉害厉害。”
嘈杂的人群中,陆天玑忽然来了句:
“做道士能长命百岁呢。”
顿时,婶婶们都瞪圆了眼:“真的啊?”
“比真金还真。”
某位婶婶却不屑一顾地在人群中高呼一声:
“切,瞎说,前些日子我还看到有道士死了呢。”
陆天玑道:
“也不是所有道士都能成仙,不能成仙的,自然就会死。”
婶婶道:“那你怎么知道自己一定能成仙,我看还是读书好,读出名堂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陆天玑手里握着剑:
“实不相瞒,我得了一位仙人真传,知道如何修炼成仙,长命百岁。”
听到仙人,婶婶们眸子里亮得吓人:
“仙人?”
“嗯,那仙人剑法一绝,不信我给婶婶们耍两招。”
说着,她便抽出剑,耍了一套极为漂亮的剑法。这剑法刚柔并济,剑气所到之处掀起一阵清风,清风拂过婶婶们额前的碎发,让她们从头到脚冒气了一阵寒气。
最后,一道白光从她们面前飞过,落到了剑鞘中。
婶婶们这才拍手叫好:
“好啊,好啊,好,做道士好。”
“我就知道这世上一定有仙人,你们还不信。”
“谁叫那长命百岁的仙人不轻易露面,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眼见为实嘛……”
听后,陆天玑收了剑,笑道:
“若是婶婶们不嫌弃,我可以教你们长生之术。”
婶婶们顿时来了精神:“怎会嫌弃,婶婶们高兴还来不及!”
“我就说,这孩子从小就有出息……”
“我看做道士比种田读书好多了!”
于是,大伙白日里种庄稼,到了傍晚便跟着陆天玑学那长生之术,她娘自然也被她强行拉到了这一队伍中。
学了半月有余,婶婶们都觉得身子好了许多,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干起活来都精神多了,如今种起庄稼来都得心应手了许多。
大半年后,村里的人不仅身子强壮了许多,还大多都学会了一些小法术。
这半年里,村里遭过一次山匪洗劫,那山匪背着大刀,骑着高头大马找村里的人要粮食,被婶婶们轻而易举擒于马下,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剩下的山匪见情况不妙,纷纷落荒而逃。
最后,山匪们赔了一些白面,才将那些被绑的山匪换回来。
村里的人越发信任陆天玑,更有甚者将她看得同那尊兔仙神像一样重。
陆天玑做这些也是有原因的,她想若是婶婶们身体好了,又会了法术,日后村里再有瘟疫,一定不会就那么死了。
可真当村子里再次出现瘟疫时,婶婶们还是没能招架得住。
瘟疫和上次一样,不知为何而起,村民们也只是一味的拜神求佛,每日拖着病弱的身躯去寺里求那兔仙保佑她们,除此之外,她们便整日躺在床上,像是在等死。
来她这儿学道法的人一日比一日少。陆天玑看着面前这些面黄肌瘦,身上长出脓包的人们,心里五味陈杂:
“信我,这道法练了真能长命百岁。”
人群中一阵阵咳嗽,难闻的气味混着中药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钻:
“兔仙都不保佑我们,你还没成仙呢,你能保佑我们?我们真能信你的话?”
闻言,陆天玑带着她们去了寺里,看着神像前那些贡品,她心中泛起一阵苦涩。如今人都吃不饱,还要拿粮食供奉兔仙。
于是,她不由分说地将那兔仙神像劈成了两半,一声巨响后,受供奉百世的神像就这么没了。
她手里握着剑:
“求仙求神不如求自己。”
婶婶们气得说不出话,只能指着她一个劲的咳嗽:
“你你你……”
陆天玑面上却极为冷静:
“你们每日吃的那么少,就算没有瘟疫也活不下去。”
说着,她转身将那些粮食分给了大家。
“我知道如何治好瘟疫,婶婶们好好吃饭,这样才有力气。”
只是这治病的法子极为艰苦,她是经历过的,那时在三清宗,足足治了三年才好。
这儿不比三清宗,没有精心培育的草药,也没有上好的法器。只不过过了几日,村民身上的症状渐渐好了,再过些日子,村里的瘟疫消失了。
实在是奇怪。
陆天玑想,说不定就是那尊神像的问题。但问题既然已经解决,她就得走了。
她本意是悄悄溜走,只是等她前脚刚踏出村子,婶婶们便忽然出现,堵在了村口:
“不要丢下婶婶们啊……”
“不要走不要走。”
她娘也穿过人群,上来握住了她的手,眼泪纵横:
“不要丢下娘……”
陆天玑有些为难,只能搪塞她们:
“我不是丢下你们,我还会回来的。”
“骗人,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你走了,我们就都会死。”
婶婶们将她围着她:“你想婶婶们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