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黎锋】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 第21章 —21—

第21章 —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莎莎在钢琴老师索菲的郊外别墅住了几天。

圣桑艺术学院是索菲的母校,过不了多久,莎莎就要成为她的同门了。

她带着莎莎温习了几支难弹的长曲,又翻出旧相簿来,忆起教授的脾性,还有母校的趣闻。

譬如某教授那颗白发苍苍的头颅里,记着数不清的以小时计的古典乐巨作,登指挥台从来不带乐谱,可是他在讲台上,常常穿着两只不同花色的袜子。

譬如那架上百岁高龄的管风琴,有一个音弹起来很像猫叫,所以时不时就有小猫端坐在她面前,冲着她喵喵叫。

临行前夜,莎莎和爸爸通了一个视讯电话。

她穿起老师为她缝制的礼服长裙,拎着裙角在镜头前转圈。

老父亲不懂女孩的衣裳,只觉得小丫头生得好乖,像田埂里青青的禾苗,江岸上红红的蓼花那么好看,不,都不如他的莎莎好看。

索菲的作曲家丈夫和三个孩子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一家子闹哄哄,吵得老父亲听不清莎莎在讲什么。

后来镜头挪到钢琴一畔,莎莎和索菲家长女为他演奏了一支练习曲,就要说晚安了。

三颗法国小脑袋拱到镜头里,怪腔腔学着中国话,叽叽喳喳说着爸爸晚安,晚安,晚安。

信号一断,安静像群山一样四面围过来。

黎志田抬起头,四面顾了顾,是莎莎卧室外的小起居室。

莎莎上中学以后,他就很少在这儿久待,总是扶在门边,探着头和她说话,生怕惊扰了她的小秘密,这一晚,他终于可以长长地在这儿坐一会。

有点后悔,这些年光想着赚钱,没给莎莎生几个弟弟妹妹。

又掂了掂自己和另一个人的条件……

目光落在墙角,那儿坐着大大小小的布娃娃,几十个小女孩,大眼睛、小嘴巴,麻花辫、碎花裙,每一个都像莎莎。

嬷嬷走来,问要不要用宵夜。

黎志田就说行李怎么收拾的,这么多小朋友,怎么不给莎莎带上。

嬷嬷说乐谱、黑胶、书,收拾了四箱,穿的用的两箱,上个礼拜寄到学生公寓去了。莎莎小姐还觉得多了。

莎莎小姐说,中文书带上诗就够了,那边都读法文书,她要入乡随俗。衣裳带着好穿的就够了,一天要在琴房待八个小时,不用打扮得很漂亮。

莎莎小姐说行李轻一点,走得远一点。

老父亲心里不是滋味。

记得当挑子的头几年接过一单大生意,大户人家的小姐要坐船到上海读书,光是衣帽、鞋子就担了十箱。

如今全省数一数二的黎氏集团,大小姐要飞法国读书,连布娃娃都不舍得带一个。

他冷哼了一声。

也不知道谁教的。他说。

嬷嬷说,那天啊——她指了指地毯这一边,莎莎小姐就坐在这儿。她又指了指地毯那一边,刘秘就坐在这儿。

行李清单,还有第一个学期的活动预算,都是两个人商量的,写了好几页,列得条条框框的,推过来请小姐签字,当成大老板一样,小姐可神气了。

集团这个月新成立了莎莎赴法留学筹备委员会。莎莎任主席,刘锋任委员兼事务官,一共就他们两个。

刘锋白天在琴房,一边守着莎莎练琴,一边把大二那年只囫囵念过两个学期的法文字字句句又捡起来。

晚上跟总部值班的几个组长通电话,把一天的坑坑洼洼补缀周全。

集团在巴黎有办事处,有员工宿舍,刘锋的行李早寄过去了,临行那夜,他仔细打扫了公寓。

这一去至少半年。他的卧室,莎莎的卧室、练琴室,都遮上防尘布。客厅和黎先生的卧室却不知道怎么办。

他想要是……某天黎先生忽然过来,见着没人住的样子,会不会孤单。

他各处徘徊了一会,冰箱里有水,酒柜里有酒,咖啡机旁边的小篮里有胶囊咖啡。

他又下楼,从便利店买回两盒泡面。

沙发和茶几清理得过于空白,想起莎莎钢琴上有一只卷毛小熊,他就去请它,让它坐到客厅里来。

进了主卧,先到浴室,看了看洗漱用的各种小物件,是不是在一眼就能找到的地方。再到床头小几,看了看镇痛药助眠药还有多少片。最后换新了床单被套,加了一条毛毯。不像要出远门,倒像是才回来。

还剩下衣帽间。

他写了一叠便利贴,标着内衣外衣、深的浅的、薄的厚的,领带袖扣手表手帕袜子鞋子,一边归整衣物,一边对着贴上去。贴好了又一张一张揭下来,终于还是依着黎先生平时出席的场合,一样一样挑拣着,从头到脚搭配好了三套正装,一套休闲装。

天快亮了。

挥叔打电话来。

他披了件外衣就跑下楼。

黎先生的车。车门边,嬷嬷在等着他,怀里抱着一团什么毛绒绒的。

她见了刘锋,拍着那一团哄了哄,就捧到他臂弯里。

莎莎的布娃娃,裹着黎先生常戴的那条灰白格子羊毛围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