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黎锋】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 第15章 —15—

第15章 —1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锋走出何宅,等他的是一辆白色牌照、省级警用轿车。

中央督导组下来,省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临时设在省公安厅招待所。

房间里陈设简单,人也简朴。

这个人戴一副半框眼镜,穿一领夹克衫,一条深色灯芯绒长裤,是学者作家面对记者编辑的那种从容随意。

他站起来,伸出手。

何秘书,你好。我是二十三督导组组长陈伟民。

这个级别的人物,要么不开口,只要开口,就不会说错话,陈组长却一上来就弄错了姓氏。

刘锋握住那只手,回答,黎氏集团,刘锋。

陈组长请他落座,跟他寒暄。

江北大学经济系教授何秀丽女士是你的?

刘锋回答,恩人。

陈组长没有说话,他看向窗外,回忆着。

六八年,我父母下放江西,在干校学习,那时候我才这么高。

他笑着,抬手在座椅扶手那儿比了比。

好像,是在进贤小学读的书,何教授和我同班。女孩子里她最漂亮,下到地里,比男孩子还能干。

我一见你,就想起当年的何教授来了,我以为她是你的母亲。

刘锋说,我上高中才第一次见到她。

他说,您去过南岸新区么,那儿原来都是山,有间孤儿院,何教授先后匿名资助了五六个孩子,我是其中之一。

陈组长不安地欠了欠身。

抱歉,我是不是不该问你这个。

刘锋说,您什么都可以问。

寒暄结束了。

镜片后的目光和善,却没什么温度,谈话冷肃起来。

陈组长说,何教授资助你,所以,你后来为何教授做事?

刘锋回答,黎氏集团发我薪水,所以,我为黎氏集团做事。

陈组长说,你为黎氏集团做的事,和你们南山学社让你做的事冲突了怎么办?

刘锋看着他。

两个人相视沉默。

刘锋说,您知道南山学社。

陈组长唇角浅扬了扬。

他说,郑刚。

他在省厅,借职务之便调查了他的妻子,查到了你,一个孤儿,在何教授的资助下长大,考上了江北大学,何教授执教的经济系。四年的学费生活费来源,是南山奖学金。

何教授每星期二、星期五各有两节课,有课的日子,你会到教师食堂和她吃饭,研习学问。

陈组长靠向椅背。

我知道的,我都说了,剩下的,我想听你说。

听我说怎么和何教授研习学问?刘锋问。

听你说南山学社,还有,你们的掌舵人。陈组长回答。

刘锋静了静,让自己感知一下这个空间。

他和陈组长的距离很近,几乎是促膝相谈,两人之间没有任何隔挡,提讯桌、茶几,礼节上的茶水烟缸都没有。陈组长不是正对着他的,他在他左侧,三分之二侧向着他,他正对着的是一面墙。

刘锋抬起头,他忽然领会,那不是墙,而是一面单向玻璃。

在它后面,刘锋想,那里应该有一双熟悉的眼睛,正注视着他。

他对着那面墙和那个人开口。

八十年代末有一群失去孩子的知识分子和企业家,凑了一笔钱,打算如果有孤儿到了十六七岁还没有家的话,这笔钱可以供他们读完大学。它是南山奖学金的前身。

陈组长眨了眨眼睛,好像听到什么奇闻,难以相信的样子。

他说,你们的组织,遍及全国?

刘锋说算不上什么组织,只不过恰好都没有家,彼此休戚相闻,有个照应。

陈组长说,是有了这个家,就不能再有别的家了。

刘锋没有回答。

陈组长问,你们南山学社成立至今,一共有多少人?

还是没得到回答。

陈组长起身,踱到房间另一边,从书桌上拾起几页资料,一边挑挑拣拣念着,一边走回来。

瞿白衣,北卡罗来纳大学,学建筑的。回国以后成了爆破专家,你们叫他不动明王。

张刃,省大,学金融的,开了一间事务所,替人炒股票,这是副业,主业是洗钱。

陈组长念了四五个名字,坐回自己的位置,把资料递到刘锋膝上。

他说,我们只掌握了这么多,说说这上头没有的。

刘锋没去看。

他说,知道了名字没什么用,你们掌握的,是那些有名字的,还有一些,一般用不上自己的名字。

陈组长问,你是哪一种?后一种?

没有回答。

陈组长好像累了,他仰起脸,叹息了一声。

他说,战国时候也有这么一种人,游历四方,谒见诸侯,谈得来就做他们的幕僚,教他们怎么镇守一方。我们称为,辅佐。

刘锋说,是协调。

谦虚了。陈组长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