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院里一筐筐装得冒尖的辣椒西红柿,程颂心中溢满了对家政阿姨买菜眼光的敬意,太毒辣了!
后世的优良品种对上灌足了肥料的田地,再加上佃农们的精心耕种,程颂和黎仁诚保守估计辣椒西红柿每亩能收至少十五石,大概率能上二十石甚至更多。
虽然刚开始采摘没几天,但他们是参照当初秀才院的种植情况推算出来的,误差应该不大。
辣椒还好,考虑到西红柿的保鲜期,程颂彻底结束了杏干制作,剩下的二三百斤送到几个作坊给大家分了,制糖院紧急变更成制酱院,小队员依旧负责清洗和掏种子,其他人负责熬酱。
程颂还从做酱油的工人中调了几个过来帮忙,又在其它院子里砌了灶头,但就这样日日不停也撵不上西红柿成熟的速度。
眼见满院人干得急急火火,每天的工作时间又有拉长的趋势,程颂只能抓紧想折……
论省力肯定是拉去城里售卖,但地里这些虽说做酱消耗不过来,直接卖生果却又有些不够瞧。而且西红柿既能算作蔬菜也能当水果食用。
按菜卖不好定高价,按水果卖肯定多数百姓买不起,思索之后程颂决定还是先去给章家铺子添道新菜,生果的售卖再多等一季。
西红柿炒鸡蛋的扬名速度直接秒掉了蜜汁排骨,推出当日就受到了热烈追捧!
这道菜极为平凡却也极为通吃,南北通吃,老少通吃,甚至咸甜通吃,推出没两天就火遍了全城,没办法,它新鲜呀!
西红柿,没见过,炒鸡蛋,没吃过,那还不快去尝尝西红柿炒鸡蛋!
西红柿卖给章家是三文钱一斤,比起其它青菜一文一斤甚至一文两三斤的价钱已经算贵了,但章家一点不觉着。一份菜半斤西红柿,加上鸡蛋油盐成本不过五六文,十五文一份日日卖得飞快。
有了章家帮忙,生果消耗的压力小了不少,但程颂并未轻松多少。当初一个西红柿的种子栽了半个秀才院,五月成熟后又种了几十亩,如今取出的这些种子,学田的几百亩定是不够用了,加上辣椒种子,再有个万八千亩田地他都不愁。
不过种子是不愁了,程小颂愁地啊!几千亩地去哪儿买啊……
几日后。
“程小郎君今日找哪位大人?”
衙门口的差役都习惯了,有段日子见不着程颂都得念叨念叨。
“烦劳,想找一下负责公厨的官差,我来送个菜。”
……
大琞的地方官衙都有自己的公厨,每日为几位大人和衙役们提供一顿午食。
县级衙门公厨的运转支出由上级州府拨款,但拨下来的饭钱也只够每日提供一顿清汤寡水的饭食,勉强比县学饭堂强上一些。
这一日衙役们刚进公厨,不仅闻到了不同以往的饭菜香,连摆上桌的菜色都丰富了不少。
以往这时节都是满眼各种绿,今日这桌上红彤彤一片,不但有近日正火的西红柿炒鸡蛋、没见过的西红柿豆腐汤,居然还有已经停售了数十日早就馋上了的辣炒豆干!
如此丰盛,难道是衙门进了什么不该收的偏财?
“你想用这辣椒西红柿为县里……创收?”
县丞学着程颂的新词问道。
用过公厨今日的午饭,单筠有些头疼地在厅堂再次接见了程颂和黎仁诚。刚才都在一处吃饭,其它几位大人也跟着过来了。
“是,这两样菜蔬是当初我有幸从商人手中购得,听闻是产自西边,味道和做法都是特别,所以想在县里多种一些,最好能成为长宁特色,多吸引些商贾来交易,让百姓和官府都能多些收入。”
“种菜卖给商人?这西红柿不似能贮藏得住啊。”主簿插话。
“种菜自然不行,就算存得住,用不了两年,别处买去取种也种出来了。学生说的创收是指用辣椒西红柿制的酱,而非鲜果。”
制酱?听是制酱几位大人都先点了点头,程颂做的这酱料味道确实好。
而且不用他再解释,种菜就得买地,甚至可能开荒,做酱也得雇人做工,他挣得多交到衙门的钱就多,可不就是创收,这就是最简单的扶持本地小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嘛。
很快想通的几位大人看向程颂的眼光又温和了好几度,连单筠心里的纠结都少了些。
他的自评状已经写好了,并写明了希望能继续留任长宁,决定和这小郎君一起扛一扛识字书可能带来的冲击。
如今看来可以把这两样新作物也添上去,给程颂助农的功绩再加加码。
想到这里,再看程颂已经顺眼不少的单筠问道:“所以今日你来府衙既是送菜,也是买地来了?”
长宁周边除了几家大地主,其它的空地都属于官府,单筠猜测那几家卖地给程颂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能卖,百八十亩的应是也不够用,否则他不会跑来县衙。
“大人英明,学生就是来买地的,也不用上等田,买些荒地就可以,最好是中等田,不够的话下等田也行。”
程颂开心道,大人果然聪明,还没张口,大人就知道我什么打算了。
单筠懒得听他追捧:“那你想买多少?”
“谢大人,不用太多,先来三千亩吧。”
程小颂乍开一脸憨笑。
单筠: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