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同窗还是同租人,程颂都是黎仁诚第一个带回家的友人,还一来就帮着了结了一桩大麻烦,黎家人心中自然十分感激。午饭虽然被耽搁得有些迟了也不能凑合,黎仁宁直接抓了只最肥的大公鸡炖了。
趁着有骡车,程颂又给黎家灶房添了十几罐辣酱,杏仁杏干也摆了一桌子,还有路过县城买的五花肉胭脂桃。
黎仁安和画砚同岁,生日要小几个月,又多了个小孩儿喊哥哥,画砚美得不行,这会儿正和几个弟弟坐在一起开着小茶话会。听画砚讲起制糖院子的热闹,黎仁安眼中也流露出深深地羡慕。
黎仁诚带着二弟把自己房间收拾了一遍让给程颂和几个孩子住,这几天他去和三弟挤挤。家里虽然穷困,但泥瓦房不值钱,当初盖得都还算宽敞,多几个人也完全住得开。
家里难得来外人,程颂又是特别招长辈喜爱的长相,加上刚才他为黎家出头平事儿,黎母现在看程颂顺眼得不行,跟自家孩子也差不多,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了,平日里无处诉说的苦闷全冒了出来,念叨了不少自己对儿女的愧疚:
“要不是怕家中无人照顾,仁宁的婚事也不至耽搁到今日,她总怕自己嫁走了万一家中有事两个弟弟支撑不住。我这身体也是拖累,去年县令赏了五十两银子也被他们姐弟拿去买了半支老参,就为了给我续命,其实我这命早早就该还给老天,也能让孩子们少吃些苦。”
五十两对黎家来说绝对是大钱了,程颂以为黎仁诚肯定会存好备作急用,没想到早都花完了。不过既然能用老参调理,程颂猜测黎母的病应算不得什么要命的急症,就是劳苦忧虑导致的体弱,需要上好的补药供着。
不提程父,现代时程颂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及不上金钱往来频繁,但如果他们染了重病自己也绝对会倾尽全力到最后一步,即使努力对结果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但放弃那一线生机绝对会悔憾终生。
程颂用自己的想法开解了一番黎母,其实类似的话黎家儿女也说过,只是来自外人的劝说总是更容易听进去,尤其程颂提到亲娘是孩子们心里最坚强的依靠,这份依靠根本无法用金钱作价时,黎母听了也不免点了点头。
黎母和程颂对话时黎家几个孩子都不在跟前,不知他们聊了什么,只见饭桌上母亲脸上多了不少笑容,饭食进得也比平日多了些。
“今日来得急,没能摘几个西红柿带上,那果子炒鸡蛋十分好吃,又酸又甜。”
画砚吃着辣酱想起了西红柿,给新认的弟弟讲起他家少爷的特色菜,说完扭头问程颂:“少爷,那西红柿还能结几日果子,等咱们回去赶得上摘些给仁安弟弟送来吗?”
路上的时候程颂就遗憾忘了摘几个新鲜西红柿带来,被画砚一问算了算时间说差不多,应该还能再摘半月,回去就摘些好的让王止帮着送过来。
听画砚讲起了学田和采摘小队,连黎母都好奇多问了几句。听说这次带来的杏干杏仁又都是程颂的手艺,黎家人可算见识到什么是厨艺好的学子了。
昨日才被召去府衙,程颂和黎仁诚都以为农正或税官怎么也得明后日才能来,没想到在黎家吃完午饭后不久,几名差役就在村正的带领下上门了。
杜姓老村正见来了差役还当是为了上午造谣和偷窃的事,听闻是为了统计收成才把心放下,可领头的差役直接说要找黎秀才,村正刚放下的心又悬起一些,怕黎家人或是那位新来的秀才公子没消气真报了官,因此到了黎家门外唤人时都多了几分客气。
程颂和黎家人一起出来接人,来人中有昨日在县衙见过面的农正,彼此打过招呼后黎仁诚将人都请进了院子。
村中各家今年的收成都已经统计过了,差役将过去三年的记录也带了过来,经过对比之后,筛出了今年收成增长明显的十几家。
经过村正和黎仁诚的确认,这十几家就包含了分到村中的全部流民户。因为流民户的土地最为贫瘠,对改善地力的希望更为迫切,主意又是黎仁诚出的,便没有一家落下,全都参与了施灌。田地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们的收成增幅都是全村最高的。
村正又把这十几家的户主都找来回话,详细汇报了每一家有多少亩田地,施灌了多少亩,尤其同属一家的施灌和没施灌的田地产量区别。农正边记录边在心中惊叹这肥田的法子,忍不住想象要是全县的农田都施灌了明年的收成会多喜人。
“麦收后村中田地又都上肥了?”差役问村正。
“上了上了,前几日收完家家都上山铲土,按黎秀才给的法子都施了,一家没落下,都想明年有个好收成啊。”
村正认真回话,不忘把黎仁诚的功劳加上,回完话心中还在后怕,这些差役明显与黎仁诚之前就相识,虽不知道是什么关系,但看差役与他说话十分客气,想必是有几分脸面的,幸亏自己把上公堂的事拦下了,否则那杜四绝对讨不到好。
昨日在县衙黎仁诚已经详细讲了施灌的具体方法,农正都做了记录,现在也不必再问,只是认真看了看黎家院子的堆肥。
几名差役也都是家中有田的农人,一看一捏就知道是好肥料,抓紧和黎仁诚程颂又核对了一边堆肥的法子,赶在天黑前回去了。
村里来了差役,又叫了十几家人过去回话,这时候自然家家都在议论,不少村民还聚在一起聊起来,唯独杜四一家全窝起来没敢出门。下午听说来了差役,杜家人吓得以为黎仁诚真报了官,后来知道是为了统计收成来的稍微放了心,转眼又听说他们直接去了黎家,心情忽起忽落地快吓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