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父皇何故劝我登基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为锋十几岁便跟在卫国公李绩麾下出生入死,从无名小卒到得力副将,再到如今三十又四便官居从二品左卫大将军,是除开国元老之外,战功与资历最高的几位将军之一。

他的每一份军功战绩都是用自己的血汗换来,当年边关与东蛮拼死一战,陈为锋便是亲历者。

卫国公在那一战中被东蛮名将淳于均刺伤要害,而后只过了几年便不幸因旧伤复发去世。而则陈为锋被何家庄胡阿婆的两个儿子舍身相救,他虽侥幸活了下来,何家兄弟二人却皆尽战死。

陈为锋心中有愧,战事结束后他本想接胡阿婆回自己府上好生供养,无奈老人不愿离开故土,他只好每年抽空前去探望,不成想今年竟与赵瑾瑜一行相遇。

陈为锋此前一直戍边,一年半前才调任回京。

当时仁王已经去往封地,可他人虽走了,“传说”却仍在。

陈为锋虽从未有意打探,但也听说了他不少流言事迹。

因此在何家庄看到赵瑾瑜一行人时,陈为锋的第一反应是这纨绔王爷难道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了?并在心里暗下决心,如若仁王真要在何家庄作威作福,他必定亲自上奏弹劾!

不料一路旁观下来,赵瑾瑜非但没有仗着王爷的身份为非作歹,反而待人亲和、举止有礼,丝毫没有皇亲国戚的架子。

更令他惊讶的是,赵瑾瑜言语间流露出的对于将士以及军眷的尊重,全然情真,丝毫不见作伪!

陈为锋信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亲眼见证仁王所言所为一心为民,心中钦佩,本就已经写好奏章准备今日上报,也好借机奏表建议以改善军眷生活,让将士们在边疆可以没有后顾之忧。

不料殿上竟有人先他一步诬告!

陈为锋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最是嫉恶如仇,听到那孙日荣一派胡言、诬栽陷害,实在不堪入耳,当即强势站了出来。

只见他微微偏过头,蹙眉看了那孙日荣一眼,便气沉丹田朗声补充道:“陛下!臣欲上奏之事,恰与孙大人截然相反。仁王殿下怜贫恤苦、仁民爱物,臣想为仁王殿下请功论赏!”

大殿之上,众人齐齐望去,皆是惊诧不已。

需知陈为锋此人行事谨慎,为官多年从不站队,一门心思全在军中,几乎没有掺和过除了军政之外的其他事务。

可他作为军方代表之一,身后却一直有着当年卫国公留下的班底支持,不可不谓重要,是多方势力都想要拉拢的对象。

而他现在,居然站出来替仁王说话?!

乾文帝同样没有想到,立即抬手让人将奏折呈上来。

而官列之中,钱家家主钱钟君侧首看向挺立殿中的陈为锋,不由眉心微蹙。

钱家素来与军方井水不犯河水,他这一番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专门冲着钱家来的?难道军方想要站队仁王?

钱钟君确信钱雀德绝不敢随意杜撰汇报,但也知道这是个蠢的,因此对于他信中所言也没有尽信。

可仁王在白鹿城重开的酒楼、风靡的香皂却是板上钉钉的,甚至还有所谓的“仙人传道”,神乎其神。

钱钟君怀疑是王家暗中推波助澜,这才安排了孙日荣出去投石问路,想要试探一下乾文帝的反应。

无论仁王有没有强征劳工、以权谋私,只要下令去查,那最后“无”也能变成“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