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陌上花开 > 第52章 朝局动荡

第52章 朝局动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五十二章朝局动荡

从洛州离开,回到京都,李信先去皇宫请安。

皇上的身体有些抱恙,面容苍白,歪在御书房的软榻上接见李信。

“昨日,南境来了军报,你看看。”皇帝说完,示意近侍将书桌上的奏折递给李信。

李信接过,仔细看过,递还给近侍。

“父皇,南诏立国一百多年,木府第一任王爷原是前朝剑南节度使,如今他们即有归顺之意,正是我大禹开疆拓土的好时机。”

“归顺?哼,他杨家军有多少是死于木府之手,杨朔竟然在军报中为木府担保?”皇帝轻声说起,“沧州之战时南诏趁机北上,他两位兄长皆战死,你说,他杨朔真能忘记那些仇怨?”

“儿臣揣度不出杨将军的想法,但我大禹如今国力昌盛,父皇英明神武、恩泽天下,南诏摄于大国之威,想要归顺也不无可能。”

皇帝的脸色好了一些:“明日去长公主府拜访你姑姑,找她讨要些玩意儿,一起寄去南境吧。”

“姑姑回来了?”

“你婚事将近,她怎会错过,”说起胞妹,皇帝的脸色又好了一些,显现出一些笑意。

“是,儿臣明日就去。”

“安王府住的还习惯吗?”去年李信剿灭复周会有功,皇帝借此为李信封王赐王爷府,按祖制李信婚后就要搬出皇子府,到宫外居住。

“还算习惯,只是不能时时在宫里侍奉父皇,儿臣寝食难安。”

“你呀,”皇帝笑起来,“转眼你已及冠,是时候为父皇分担些朝廷重事,岂能还如小时候一样腻在朕身边。”

“父皇千秋万代,儿臣只愿一直像小时候那样,一直陪着……”

李信还未说完,房外近侍禀报,李湛觐见。

皇帝点点头示意近侍将李湛迎进来,“你兄长从小在洛州受了不少苦,朕允他住在宫里陪朕几日,你不会在意吧?”

“怎么会?”李信起身告罪,“儿臣如今长居宫外,有兄长侍奉在父皇左右,儿臣也能心安。”

“那就好,”皇帝摆摆手,“没什么事,你就先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

李信往书房外走去,在门口与李湛错身而过。

“兄长好。”

“安王好。”

长身玉立,左腿微跛,嘴角带笑,但笑不及眼底。

这便是年前被皇帝秘密召回京都的庶长子李湛,说是秘密入京,实则京都世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信收回目光往外走去,李湛的容貌与皇帝有七八分相似,是所有皇子里最像皇帝的。

李湛回来不过一月余的时间,皇帝便多番介绍大臣给李湛认识,呵,一个没入籍的庶子,不过是用来敲打他的棋子。

皇帝既希望他独当一面未来继承大统,又不希望他一家独大。他忌惮西域徐世雄的势力,不愿意徐皇后之子成为储君,于是在朝中为他树立威信建立势力,以抗衡徐皇后的势力。现在他要与王家联姻,羽翼渐丰,他又担心自己威望过盛威胁他的天威,其余两皇子势单力薄难成气候,他便将李湛召回,一个舅家掌控整个北境军权的庶子!

帝王之术罢了!

就如他一边用杨朔执掌南境军,对抗南诏,一边又用长公主母子牵制杨朔。让自己寄些长公主的玩意儿给杨朔,看似成全杨朔的相思之情,实则是敲打杨朔,不要自作主张,肆意妄为。

李信离开皇宫后回到安王府,位于皇城东巷,此处贵族世家林立,京都王家便也在此,离安王府不远。

晚间,李信正在书房翻阅这几日南境来的消息,暗卫流云随侍在旁。

“王爷,年前陆风已将‘蒋峪等人身死,前朝公主现身京都’的消息传遍南诏,原来逃往南诏的复周会余党大部秘密靠近京都,您去洛州的这段时间,按照您的安排,我已命人传信给京畿卫曹锟,听说前日曹锟亲自带人剿灭了余党。”

“嗯……送他个立功机会,”李信坐在书桌后披散着头发听流云汇报,“过些时日等他忙完这个事就会开始查送信之人,你到时候安排点破绽给他,他自会懂得。”

流云:“是。”

“最近南境异动,陆风那里先不要联系了。”李信端起手边的茶杯。

流云:“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