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餐过后,小老头跟女主人打听巴黎现在还有没有旧货古玩市场,被告知随着时代变迁,目前跟几十年前一样的那种大规模的集市早就没有了;在旧城区靠近景点的商业街上,还分布着不少小古董店,基本都是做游客的生意,有以欧洲各国旧首饰为主的古早物品售卖,价格高且不保真---卖的就是个待价而沽的格调而已,店主也分不清往外卖的东西是真是假,根本不敢保真。老师顿感扫兴,决定先带学生去报道。两人打算先去大使馆做了个登记,再去找巴黎大学东方学院。大使馆里负责接待访问团体和留学生登记的工作人员不像后世那样面带微笑的接待他们,倒是跟审案的公安似的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跟他们交代外事纪律,小老头态度很好的点头敷衍着,刘悦只觉得脑子嗡嗡的;能记得的是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至于不准什么那是真没听清。办事员说完了正准备打发他们离开,小老头提出有事要见他们领导;办事员不耐烦的回了些领导很忙,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之类话。小老头不高兴了,他绷起面孔,很有点气势的报了个名字;让他去找到人后带句话:老朋友来了见不见?办事员一看,果断扭头就去找人了。都说贵气养人,来人一看就是顺风顺水没受过什么波折的;他带笑跟小老头握手、拥抱,然后领着他们去了会客室。刘悦注意到他们进来后,会客室的门并没有关紧;而是虚掩着的,闲话叙罢,不等对方问,小老头就交代说自己这趟访问不光是了解国外的学术进展,还打算私人买些流落在外的文物送回去捐给国家。他能保证文物是合法渠道获得的,只是邮寄回去一是费用负担不起,二也怕路上有差池;希望能走外交行李通关免查,由大使馆代送回国,如果能免税就更好了。对方沉吟片刻开口:这不是件我能决定的事情,你稍等,我去请示一下。
请示的回复是使馆主要履行国家职责,同时;也会对遵纪守法的在外中国公民予以庇护,既肯定了他们师徒的爱国思想,也明确表示不赞成这种具体做法;向他们强调如果个人有为难之处可向使馆工作人员求助,能帮忙之处工作人员一定会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