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与关峰两个人说了半天,旁边的陈强啥都没听明白。卓立仁说的是你也姓关,也读《春秋》,历史上关姓读《春秋》的名人,一般来说指的就是被称为忠义千秋的关羽,他的意思就是,你想不想学习关羽的那种忠义节烈?其实就是在问关峰的人性。
关峰开始读《春秋》的时候父亲还在,他父亲给他讲解应该如何来读的时候,自然也会告诉他关于这本书的各种典故,其中就有关公奉嫂降曹、为避嫌于帐外秉烛达旦,夜读《春秋》的故事,刚才卓立仁一提这茬,他马上就明白了,他说的那些话是在跟卓立仁表衷心。
卓立仁当然不会因为这么几句话就毫无保留的相信一个人,那些话不过是个引子,就为看看他的反应与见识,至于人品心性这些以后且得看着呢。
卓立仁对关峰说:“好吧,听其言观其行,愿你言行合一,一生践行,机会我给你,能不能把握看你自己,还是那句话,福祸都在一心,望你记住。”
关峰规规矩矩的跪下来,给卓立仁磕了三个头,然后跪在地上挺胸抬头看着卓立仁。卓立仁微笑着对他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跟着我吧,记住,多看多听多学,除了那些书本上的东西我不管,不懂的私下里都可以问。”
关明还是不说话,只是又给卓立仁磕了一个头,卓立仁越发的满意,他刚才说了三个多,唯独没有说话的‘说’字,这个关峰的脑子绝对不笨。
从这天开始,卓立仁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十四岁的‘哑巴’跟班,个子比卓立仁矮一头,多少显得有点单薄,身后永远背着一个大挎包,只要是卓立仁平常用得着的里边都有,两个大眼睛叽里咕噜的乱转,把卓立仁身边的人和事都看得清楚明白,就是不怎么说话,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两个,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有时候别人故意逗他也不急,只是憨厚的笑笑就完了。
给孩子们发完了红包,卓立仁刚想离开这里,看见远处一个人往这边跑过来,一边跑还在喊着什么也听不清楚,陈强看清楚了,告诉他,是那个童子军的教练伊万诺夫。
等这人喷着白色的哈气到了跟前,卓立仁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年轻的俄国人,年纪在二十六、七岁的样子,浓眉大眼长的挺精神,头上戴着一个毛线织的圆帽头,脸上的胡须刮的干干净净,带着那么股子利索劲,下巴上还泛着青茬,可能是因为刚才跑步的缘故,有一点轻微的喘息,眉毛睫毛还有帽子下边露出来的头发上都是白霜。
卓立仁见他身上穿着十分单薄的绒线套装,他在欧洲时,见过有人穿着这种衣服在外边跑步,薄厚还有保暖度都跟后世的秋衣秋裤差不多,应该是当时在欧美比较流行的运动服了。
只不过这种衣服在不是特别寒冷的欧洲没什么问题,现在的哈尔滨,白天的温度也不会高于零下二十度,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还穿着这么单薄的衣服在外边跑步,卓立仁估计只有这些浑身上下都是毛的俄国人能受到了,卓立仁都不用穿,看着就冷。
这个伊万诺夫的个头少说也有185,宽肩膀大骨架,虎背熊腰站跟前,给人感觉比卓立仁大出去一圈。没等卓立仁说话他先开口了:“我知道你是谁,安德烈(卓经武的俄文名字)告诉我,以后童子军的事都找你,我想告诉你的是,我带的这些孩子里,至少有30个已经具备了参加世界童子军大会的条件,我得承认,他们的成绩确实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所以我希望、不、我要求,马上给他们准备服装以及所需的一切,我要带他们去参加今年6月份,在美国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童子军大会。”
伊万诺夫说的当然是俄语,卓立仁也能听明白,他什么都没问,只是伸出来一只手,平摊在伊万诺夫面前,伊万诺夫没明白他什么意思,一脸迷糊像的问道:“什么?”
“清单,你要什么总得有个清单吧?要什么都拉个单子给我。”卓立仁说的也是俄语。
伊万诺夫还没转过来这个劲:“什么意思?你是说你答应了?”
看见卓立仁点点头,有点不敢相信的问:“你也不问问要花多少钱?去了能得到什么样的名次?”
卓立仁摇摇头说:“用不着,你知道我是谁,我也知道你是在办正事,这就够了,尽快把清单准备好交给他,”卓立仁一指陈强,冲着伊万诺夫摆了摆手,转身就走了。
伊万诺夫愣怔片刻,在卓立仁后边大声说道:“你是安德烈的儿子,可你跟他完全不一样。”
卓立仁连头都不回的做了一个‘废话’的手势。俄国人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动作,就是把手举起来之后往旁边的侧下方做一个好像是在扒拉东西的动作,那个意思就是‘废话’或者‘啰嗦’,反正是嫌弃的意思,俄国人看见这个动作都明白就是了。
在马车上陈强有些疑惑的问卓立仁,为什么那么信任那个老毛子?卓立仁告诉他自己的目的有三个:其一是让这些中国孩子出去见见世面的同时,尽可能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少年积极正面的形象。
其二是这些孩子既然能够达到国际童子军大会的参会标准,就说明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在国外学习生活的条件,这一次送他们出去,如果条件允许,就把他们都留在美国继续读书了。
其三是了解一下国外的童子军运动水平,将来可以跟上人家的脚步,不至于被拉出去太远,以后想追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