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青色的身影走了进来。
女子身形略显消瘦,脸色还带着久病的苍白,正是于景宜。
“问祖母安。”于景宜走近,给老夫人行了一礼。
“好好好,宜儿看来是大好了,快起身起身,搬个凳子来,让宜丫头就坐我旁边。”老夫人声音激动,忙让身边的陶嬷嬷给于景宜安排座位。
“是,祖母。”于景宜走上前,坐在了老人的下手,并未看一旁的林氏和杨氏,金盏随着站在了一旁。
杨氏见着于景宜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模样,心中郁结,再看着对面的林氏,想到自己毕竟是个婶婶,于景宜连她那个继母也没理,心中又好受了些。
杨氏看林氏似乎并不在意于景宜的态度,而是用关爱的眼神看着于景已,暗暗翻了个白眼,暗骂“装模作样”。
“这是宜儿啊,四年未见,出落得更加漂亮了。”杨氏端着笑,抢先搭话。
哪只于景宜一愣:“祖母,这是......”
老夫人正抹着因激动而出的眼泪,听到这话,和杨氏一样,愣住了,反应过来,眼神看向旁边的陶嬷嬷。
陶嬷嬷赶紧搭腔:“大小姐忘了吗,这是你大伯的妻子,你的婶婶。”说着,又指向林氏:“这位是我们的定远候夫人。”
陶嬷嬷越说着,越有些别扭。杨氏倒还好,之前虽然和大小姐的关系虽然不甚亲近,但倒也能维持个体面。
这林氏却真真不知如何介绍。当初小姐可是因着林氏和侯爷怄气,这才离家出走的,两人是撕破了脸皮的。
想起这事,陶嬷嬷对林氏也是有些不满的。她是老夫人的陪嫁丫鬟,跟着老夫人几十年了,想法自是跟老夫人一样的。
这林氏还是大家小姐呢,结果竟连前头生的一个小姐都容不下,撺掇地侯爷父女二人决裂,幸好前头那位没有留下男丁,不然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乱子,让侯府丢脸。
像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脸面是顶顶重要的。
于景宜听了陶嬷嬷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般,有些急忙的起身:“两位夫人安好。”说完,不等林氏、杨氏回话,便又自己坐下了。
猛猛咳了两声,吓的老夫人赶忙伸手替她顺了顺:“怎得一个月了,竟还未好吗?”
于景宜好不容易停住咳嗽:“祖母莫担心,已经好多了,只是路上一时见了风,又引起了些。”
说着又低下头,语气歉疚:“宜儿多年未见两位夫人,又病了这么些时日,从前的许多人记得不真切,一时间竟没能认出两位夫人,还请不要怪罪宜儿。”
“怎会,怎会,你是病人,本应好好休息的。”杨氏连忙道。
杨氏原本听到于景宜问自己是谁是,脸色还有些挂不住,但随后想明白了便又释然了。
这小丫头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此次回来,怕不会那么简单,看侯爷和老夫人对她的态度,这侯府怕是要变天了。
杨氏仔细想了想,往常她虽然和先头那位不算亲近,但她管家时到底也没有苛待过这母女两,这丫头这次回来应该不是针对自己的,而是......
借着喝茶的动作,杨氏打量着林氏的神色。
林氏只是温温柔柔地摇了摇头,口中道着让于景宜不要多想。
但和林氏打擂台多年的杨氏却发现了林氏细微的表情变化,她心中绝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杨氏更加舒坦了,这么多年,林氏在侯府风光多年,她从未在林氏手下讨过好,这次宜丫头回来,她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老夫人心疼地安慰于景宜:“这不怪你,当初你也是不得已来离了侯府。听你父亲说了,这么多年你也受苦了。”老夫人说着又拭了拭眼泪:“你这身子不好,便不要出门。”
老夫人说着,又仔细打量了于景宜两眼,这一大量,却发现于景宜的两个皓腕露在了外面,不健康的苍白细致。
老夫人皱了皱眉:“身子不好,怎么还穿的这样单薄。”
于景宜却只低下头不说话。
老夫人再一细看,这哪是穿的单薄,明明是衣服不合身。
老夫人大惊:“怎么穿的不合身的衣服。”说着眼神犀利的看向于景宜身后的金盏:“原以为你是个稳妥的,怎么连你竹子的起居都侍候不好?侯府的大小姐穿成这样,传出去成何体统!”
当于景宜让自己这么做时,金盏便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呵斥的,但她知道于景宜还需要自己,定不会让自己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