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宜沉思片刻,想起什么,求证道:“表兄刚刚说摄政王实在亲巡益阳后才出现不对的是吗?”
傅容景点了点头:“这正是我想对你说的。益阳属南阳郡,和源城乃临城,摄政王在益阳出事,怕是这风波定要起在益阳,源城靠得如此之近,怕是免不了被牵连。这也是我母亲想要你回去的原因,最好是也别去京城,京城也不安全,去淮州最好。”
金元宜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不可。别说事情尚未明朗,即使真是如此,我也不能撇下我藏珍阁这一帮子人离开,他们可靠我养家糊口呢。”说着,金元宜突然明白了:“表兄突然在年关急忙来此,是否也是于此时有关?”
傅容景笑:“宜儿聪慧,只事情尚未定下,还不便明说,你不愿意离开也罢,但万事小心,万一真有什么情况,要以自保为重。”
金元宜笑:“那是自然,谁不知道我最是看中自己的。”又打趣道:“表兄乃是状元郎,当初考中之后却不愿入朝为官,如今这般,怕不是要在我源城府任职吧?”说着一拍手:“那便再好也不过了,正好我最近得罪了源城府的曹知府,还要表兄为我撑腰了。”
傅容景笑道:“你又惹出了什么麻烦。”虽然这样说着,但傅容景知晓金元宜必是自己能够解决的,若真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反而不会说出来麻烦自己。
金元宜冷哼一声,把之前方路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开玩笑罢了,表兄莫当真,此事我还能应付。”
傅容景却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这边二人话题告一段落,眼看时间已过去近一个时辰,何寻竟还未来,金元宜有些担忧:“这么长时间了,小寻怎的还未过来。”说罢,对印儿道:“印儿,你去长明灯殿寻一寻。”
印儿第一反应是不愿的,但一想何寻确实离开的有点久,虽然她平时不待见何寻,但也不是说真的要看他出事,于是略一踌躇便领命去了。
这边金元宜又和傅容景闲话了几句,过了一炷香,也未见印儿回来。
金元宜皱眉:“奇怪,长明灯殿离这里并不远,印儿怎地还未回来。”
傅容景也担忧:“莫要担忧,这是在静檀寺内,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许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我去看看。”
“那就麻烦表兄了。话音刚落,又道:“不行,还是我同你一起去吧。”
二人刚起身准备出门,印儿便回来了,脸色焦急:“小姐不好了,何寻不见了!”
“怎么回事?”金元宜焦急问。
印儿似是疾跑而回,冬日里额上布满了一层细汗,金元宜赶忙给印儿倒了杯热茶,又拿出手帕给她擦了擦汗。
“慢点说,莫急。”傅容景也道。
印儿喝了口水,缓了下这才道:“我刚刚去道长明灯殿,便遇到了之前领何寻去点灯的小师傅,但却没看到何寻。
询问之下,才知道,何寻早就结束了祭拜离开了,但却一直未曾回来。我就怀疑何寻是不是找不到这里,但是小师傅说他当时想领何寻来此。
但何寻说他之前在静檀寺小住了几月,熟悉的很,便谢绝了小师傅的好意。
小师傅一想也对,便没有再多说,便由何寻自己一人出来了。
可我再去长明灯殿的路上并未遇见何寻,也在长明灯殿周边找了,也未见到人。”
金元宜问道:“可有问周边僧人有无看到何寻?”
印儿回道:“自是问了,都道未曾看到。”
金元宜眉头紧皱,小寻一向懂事,这么长时间以来,从未做过让人担忧的事情,难道是遇到歹人了?金元宜想起这段时间来藏珍阁的事端,越想越可怕,脸色瞬间苍白。
傅容景见此,安慰道:“宜儿莫慌,毕竟在寺内,何寻既是在这里住过,那便不会是迷路。我看他是个机灵的,若是真的遇到什么情况,寺中那么多僧人,不会没有一人都没发现不对的。许是途中遇到熟人,一时叙旧忘记时间了,不若去找至净方丈,请他帮忙找一找。”
金元宜虽然并不觉得何寻会做如此让人担心的事,但此时也只能期望他确实只是找人叙旧去:“好,先下也只能如此了。我们先去找方丈。”
起身腿脚竟软了一下,印儿眼疾手快,扶了一下金元宜:“小姐当心。”
金元宜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下慌乱的心境,道:“无事。印儿,你陪我去找至净方丈,表兄,劳你还在此处,万一何寻回来,也不至于两边走岔了。”
“好。”傅容景应下了。
金元宜在印儿的搀扶下往至净方丈的禅房而去。途中,金元宜一语不发,脑中一会儿空白,一会儿忍不住想如果何寻真的出事该怎么办,心中止不住的慌乱。
到得至净禅房前,有小沙弥前来问好:“金施主有何事?”
金元宜一时竟有些难以开口,印儿见状,道:“劳烦小师傅通传,我们寻至净方丈有急事。”
正说着,便瞧见至净方丈禅房门打开,里面走出来两人,一人是至净,另一人赫然便是何寻。
二人面对面似乎还在说着什么,何寻背对着门外,看不清面色,对至净方丈行了一礼。
金元宜看到何寻,先是一喜,还好他没出事,随即一阵愤怒与被愚弄之感涌上心头,转头便疾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