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后,便是父子三人的晚膳时间。
祁尧喝了口滋补的羊肉汤,长舒一口气,虽然今天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坐着,但是出行还是累人的,果然还是美食治愈人,这羊肉汤格外熨帖,一天的疲惫感都缓解了。
尤其是今天御厨还往羊肉汤里加了点茱萸,微微带着辣味,更显鲜美。
“阿耶介儿试试这羊肉汤,御厨手艺见长。”
祁凛喝了口,点头肯定道:“是不错。”
对于身边能干之人,祁凛一向不吝:“高长玉,赏。”
高长玉接了旨就低头出去了。
祁凛心情不错,他对今天的整个活动都很满意,“尧儿的提议很不错,落实下去效果喜人,这两所学府的学子也出乎意料的优秀。”
祁尧点点头,他也对太学和国子监的两名学生代表印象深刻,“今日发言的那两名少年郎都有为官的资质,好好培育,日后也是我大安的中流砥柱。”
祁介在一旁跟着点头,他一直是在宫里跟着先生学习,对于书院里这种求知、同窗共进的氛围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尤其对许玖这种热烈张扬的少年郎很有好感。
祁凛看着祁介,思考了一下,问道:“介儿之后是想和先生在宫里学习,还是去宫外同其他读书人一起求学?”
待到崔涟从江南回来后,就要正式授予实职,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整日教导祁介了。只能重新寻一先生,或者就去宫外学习。经过今日的宣讲,祁凛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祁尧当年是一直在宫中学习的,身为皇子,这也是惯例了。
那时国子监和太学也还不是现在的样子,在先帝各种冒进的政策下,这两座学府都是一片混乱,世族子弟耽于玩乐,荒废学业,学官们追逐名利,无心授课,从上到下学风不正。
直到祁凛登基后,直接将这些学官们都换了一批,再命崔烁和庄磬分别带领国子监和太学,也极力扭转世族奢侈享乐、浮华空虚的风气,直至现在才初见成效。
如今情况不同,自然可以多些选择。
祁介心里思考了片刻,说道:“阿耶,儿想去宫外学习。”
和先生教导比起来,书院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祁介心想,他现在年岁还小,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快点成长起来,日后才能帮阿耶和哥哥分忧。
在书院里,有同窗的激励,更容易保持坚定的信念。
祁凛肯定道:“可,闭门造的车也要拿出去试验试验。”
祁尧突然想到什么,一旁提议道:“阿耶,国子监的学生一般最低也有十三四岁,介儿才七岁,怕是没有什么同伴。不如在国子监再开一个蒙童班,再招一些同介儿岁数相近的小学生一同学习。”
祁凛认真听着,赞同颔首,“不错,等崔涟回京后,就开始筹办起来。”
祁尧又想到,这个时间,崔涟应该也收到他的信了吧。
……
祁尧想的不错,今日一早,是鸽子的啼叫声将崔涟唤醒的。
他起身下床,一只白胖鸽子正落在他的书案上,冲他清啼两声,微微抬起爪子示意。
崔涟取下爪子上的信筒,先给它喂了点食,才取出信看。
房外的侍人听到动静,询问崔涟是否需要洗漱,崔涟将信看完收好,才不急不缓的唤了一声。
贴身小厮看了眼他的神色,对崔涟说道:“郎君今日瞧着容色甚好。”
崔涟接过帕子擦拭手上的水珠,神色放缓道:“时节不错,此间事了,你我也能早早回京。”
小厮闻言亦是欣喜,虽说江南好,但他的爹娘媳妇孩子都在京城,离开这么久了,他早就想家了。
这时外面一侍从捧着信进来通报,“郎君,有姜家主送来的信。”
崔涟披上外袍,接过信,跨步走出内间,“备车。”
……
[适此春日明媚之际,鄙家小园进来占尽风情,岸陵与某素有相交之谊,值此佳时良辰,诚邀岸陵赴往,某必尽地主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