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涟一至姜府门前,立马有僮仆迎上来,道:“崔钦差这边有请,我家老爷在园中恭候多时了,小的迎您过去。”
崔涟颔首答应,由他在前面带路。
路上穿过一处杏花林,清风拂来,杏花如雨而下,落入静静流淌着的清溪上,清溪载着这花瓣做的小舟驶向幽处。
不远处一女子坐在秋千上,一身珍珠白烟纱散花裙,看不清面容,却自有一股清灵之气,仿佛误入凡尘的杏花仙子。
崔涟面上微微恍神,心里却想到,这怕就是姜敖所说的那个小女儿了,也难为他现在还这么费心的想要撮合。
一旁小厮笑笑,对他说道:“崔钦差,这是府上的小小姐,这里离内院较近,惊扰道崔钦差了。”
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他的反应。
崔涟应了一声,不再看过去,“无事。走罢,姜公要等急了。”
小厮心下失望,但面上仍热情地迎着他往前走,“这边这边。”
不远处花林里。
正坐在秋千上的姜棠心下震惊,原来是他!
原来他就是陛下所任命的钦差大臣。
姜棠神思不定,忆起从前。
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去灵隐寺上香的途中,曾见一少年救助伤了腿的老农,还亲自下田替他收割田中未收完的稻谷。
许是那少年相貌极盛,气质又格外独特,姜棠一直记在心里。
今日一眼便认了出来。
如果是他的话,姜棠心想,即使入了朝堂,成了钦差,那曾经肯亲自下田的少年也不会变成恶鬼。
也许他能将姜家所做的恶事公之于天下。
姜棠的手紧紧攥住秋千的绳子,目光里含着希冀与破釜沉舟的坚定。
……
“姜公这小园确实是占尽风情啊,风景这边独有。”崔涟人还未至,声先到。
“岸陵过誉了过誉了,”姜敖忙迎上来,“来,去那里的亭子,视野最好不过,老夫亲自为岸陵煮茶。”
崔涟跟上,待一坐定,看见石桌上摆着的玻璃茶具,目光微动,心下了然。
“说来还是岸陵赠予的这副茶具好,看着这白雾渐渐晕染,倒比古人更显几分风流雅致。”
崔涟笑道:“好茶具还需配上君子名士,不然就是明珠蒙尘,平白受了辱没。”
心下不由暗叹,可惜确实平白蒙了尘,
姜敖今日着一广袖长袍,雾气缭绕间,倒也是说不出的蕴藉,他应道:“今日的茶乃是老夫最为珍藏的君山银针,与这独一无二的茶具正是相配,煮出的茶滋味怕是远胜平时,有好茶,有好景,自然要与岸陵共享。”
崔涟接过他递来的茶饮下,言道:“良辰美景,与人共赏才是乐事,他日崔某回京之后,为您捎来一枝京城的桃花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