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敖勉强的笑了笑,虽然他是准备好了打点这位钦差,但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总觉得他会出一笔自己都觉得肉痛的银钱。
“诸位都是志士仁人,自然是能体会陛下的苦心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姜敖他们自然是不能不有所表示。
这还说到了陛下,表示的越多越显忠心。
周宽:“陛下如此仁德爱民,我等自是要跟随陛下而行。在下为官多年,俸禄微薄,但追慕陛下之风范,愿出五千银两显绵薄之力。”
这是他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大致要给崔涟送礼的总数,没想到这不过一开始就挥霍完了。
崔涟抚掌叹道,“周知府这般忠心耿耿,陛下自是会感受到的。”
虽做出这稍显俗气谄媚的样子,但却一点不损他清冷出尘的风姿。
姜敖见状也不得不表示道:“老夫承袭祖业,祖辈随太祖建立大安基业,皆是丹心赤忱之人,老夫也愿承先祖遗志,以助陛下。老夫也出五千两。”
轮到张圭了,他忍着肉疼的表情,尽力做出一份云淡风轻的姿态,“我不过是一介粗鄙之人,然也是勤学不辍,习得了儒家忠义之说,也愿效法之。我愿出四千两!”
这是他的极限了,再多他真的要心痛死了。
听见他说的数目,姜敖暗暗瞪了他一眼,说的多好听,多给个一千两都不舍得。
这家伙之前就是,要他几颗宝石跟割了他的肉一样,真搞不懂一个江南首富怎么会这么抠门。
这上头几个大佬都发话了,下面的小鱼小虾自然只能跟风给钱。
加上其他人的,不过一个宴会,崔涟就收了将近三万两的白银。
崔涟拍拍掌,“诸位诚心可感天地,待崔某回京述职时,一定会向陛下好好夸赞夸赞各位。”
听到这话,周宽自此被迫捐款后有些凝滞的神情,终于重新明朗起来,他笑道:“如此便要辛苦崔钦差了,我等所做的不过是为陛下分忧而已。”
姜敖接道:“甚是甚是,能为陛下分忧是我等之福。”
张圭勉强的扯出一抹笑,他那四千两啊,怎么就这么轻易送出去了。
酒宴上都因为崔涟这句话而热烈了起来,一时间赞颂祁凛和大安的声音不绝于耳。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溢彩流光,人醉如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