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文鳐城。
二月份的文鳐岛刚刚落了一场雪,街道上不时能看到扫到一起的雪堆,地面也不时踩到薄雪。
“棠,你跑慢点。”
“你追不上我,追不上我。”
河鼓提气,加速,冲到棠身后,抓住棠后面的衣服,将人提留起来。
鱼崽与鱼崽怀里的狸奴一起瞪圆眼睛瞪着河鼓。
“我让你跑慢点没听到吗?撞到人了怎么办?”
“我不会摔坏。”
“我怕你将别人撞坏。”
棠噎住。
河鼓将人放回地上。“好好走路,大街上不要乱跑,尤其是这段时间,到处都是来赶海市的人,若你被拐子拐走,我上哪哭去?”
“我是鲛人,谁会在帝都拐鲛人?”
河鼓道:“只要利益够大,杀头的买卖有的是人做。”
棠无法反驳。“好吧,我不乱跑了,但我还是要去海市。”
“我没想阻止你去海市,但去了海市,你有钱吗?我记得,你的零用钱都用来买甲骨和雇稚童刻字了。”
“你没钱吗?”
“我有钱,但那是我的钱。”
“我跟你借,我可以给你写欠条,利息一分如何?”
河鼓被逗乐了。“你这么小怎么借钱这么熟练?”
当然是因为阿母奇葩,只给固定的零用钱,花完了想再买什么就得借钱,借钱也就算了,还要计算利息,棠心中叹了口气,摊上这么个母亲,她也是没辙。“那你借不借?”
“不借。”
“为何?”
“你借的钱,最后肯定是你父还,我不能助涨你大手大脚的毛病,每月五万贝钱还不够你花的。”
“本来是够花的,只是这段时间要刻甲骨才变得不够花,这只是暂时的,你不想让我阿父替我还,也可以等过几个月,等我不用刻甲骨了,我就有钱还你了。”
河鼓坚定拒绝。
棠没辙,只能垂头丧气的向海市走去。
海市,顾名思义,位于海上的集市。
最早是海里的鲛人部落换亲与换物的地方,后来有陆地生物乘船而来参与其中,让海市变成海陆一起参与的集市。
到海国建立后,海市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海国幅员辽阔,为了促进商贸发展,遂让海市移动起来,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移动。
市怎么能移动?
简单,这市又不是地面,而是在巨鼋的背上。
海国诸多海市中,最大的一座海市便位于一只龟甲方圆十六里的巨鼋背上。
到弇兹后时期,因为海国国力衰弱,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弇兹后又进一步推动海市发展,在海上搭建超巨型的巨船,再以洋流、鲸、巨鼋令巨船移动,形成新型海市。
走到海边时,远远看着海上的庞然大物,棠觉得管这玩意叫船,船应当感到汗颜。
这体型,哪是船,分明是移动的城邑。
河鼓一边牵着棠向海市游去,一边道:“海国如今的海市共有两百一十七座,每一座每岁都会为海国带来无以计数的税赋,这座斗金海市便是最富庶也是路线最长的海市,经过五六十邑郡,每日仅税赋便日进斗金,遑论商铺、货栈、摊位租金。”
名唤玄的狸奴在棠的脑袋团成一团,惊恐的喵喵叫,完全感觉不到河鼓的骄傲情绪。
棠安抚的拍着狸奴,也顾不上给河鼓捧哏。
“你来海市怎么将玄也带上了?”
棠解释道:“玄不喜欢关在家里,必须每天遛,不然它会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会抑郁。”
“你确定你养的是狸奴不是主子?仆人伺候主家都没你这么周到。”
“我乐意,我们游快点,玄不喜欢这种周围全是水还是冷水的环境。”
由三只巨鼋驮着的海市周围有大量台阶与吊索,台阶供客人行走,吊索用于运输货物。
这年头的生产力就那么点,商贸再发展也不可能满足两百多座海市的客货容量,因此海市存在的另一半意义是供给帝都——每一座海市都会从经过的邑郡采购大量粮食物资,运输到帝都,供给帝都数百万人口。
两鱼一猫抵达时便看到一箱又一箱的咸鱼、粮食、盐、布、椰枣、谷米、果蔬、果酱、酒、果干、酱、醋、茶、油在吊索的控制下落在来运货的小船上——海市太大,无法离陆地太近,必须在深水海域卸货至小船上。
爬上台阶,狸奴愉快的从棠的头上跳下,在台阶上蹦蹦跳跳。
河鼓牵着鱼崽,招呼着狸奴向菜市与牲畜圈走去。
棠不解的问:“你为什么每次都要来海市买菜买肉?帝都也有菜市肉铺。”
河鼓理所当然道:“帝都虽然有菜市肉铺,但它贵,同样的菜和肉,在帝都需要十钱,在海市只需七钱,若买得多,还包送到家。府里的仆人、门客、家臣加起来有两百多口人,这么多人每天吃饭都从城里买食材,太奢侈了。”
棠哦了声。“这样啊,河鼓真是勤俭持家的能手。”
河鼓露出无语的表情。“我这也是被其它人给逼出来的。”
府里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不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便是知道柴米油盐贵,但要求每日衣食用度物美价廉。
海市的布局比较统一,最外一圈是商铺,东区卖肉与禽畜,南区卖布匹、西区卖柴米油盐酱醋干果粮食等物、北区卖果蔬,第二圈是货栈,用于囤放货物,第三圈是买丝绸、鲛绡、珍珠、茶叶等奢侈品,第四圈也是最里一圈是食肆酒肆。
河鼓先带着棠来到北区。
河鼓在一个摊子前停下,拿起摊子上的菘菜看了看。“这菘菜不错,怎么卖?”
“一钱一斤,客人别嫌贵,这可都是新鲜菘菜,从地里摘下来没多久....”
棠计算道:“从热带运过来,再怎样也得一个月吧,这也是没多久吗?”
小贩面不改色道:“当然没多久,比起地窖里存了数月的本地菘菜,如何不新鲜?”
棠也不虚。“但地窖里的菘菜都用了冰保存,而你这菘菜在海市能用多少冰保存?卖这么贵,我们又要买两万斤,不划算,换一家吧。”
河鼓配合道:“行。”
小贩赶紧拉住棠。“小童,还是可以便宜点的,两钱三斤如何?”
“我们要买两万斤,你这都是用少量的冰保存至少一个月的菘菜,几天吃不完就得扔掉,还是不划算。”
“两钱四斤。”
棠看向河鼓。
河鼓微微点头。
棠道:“包送到家吗?”
“你若两万斤都在我这买就包送。”
棠奇道:“你有多少斤菘菜?”
小贩立刻答:“这里只有一千斤,但货栈里还有二十万斤。”
棠佩服,一次采购这么多菘菜来帝都售卖,而蔬菜这东西不能及时卖掉就只能扔掉,菘菜在原产地究竟多便宜才能让人这么扫货?
“我们要检查每一筐菘菜,不能有不好的。”
“可以,任你们挑选。”
买了菘菜这种常见冬菜,两人又去买了一些不常见的蔬菜,青菜、葱、姜、蒜、甘蓝、苦瓜、黄瓜、甘荀、辣椒、冬笋.....因着不如菘菜那般耐储存,本地也产,价格便贵些,只林林总总买了两千斤,买得少自然不包送到家,但问题不大。
菘菜商贩本来就要将菘菜包送到家,送两万斤是送,再送两千斤也是送,两人让她将这些菜一起包送到家。
商贩:“....”
买完菜,两人又往东区去。
有卖处理好的畜肉的肉铺,也有卖活禽畜的商家。
不论是宰杀禽畜还是让活禽畜活着都需要淡水,因此东区商家虽不如其它三区,却是最热火朝天的,到处都是从岸上运输淡水来售卖的商贩。
一辆又一辆车驰过街道,车上满是木桶,桶里盛满淡水。
河鼓挑挑拣拣的买了五百只肥鸡、两百只肥鸭、五十只肥鹅、五千枚鸡子、一千只肥羊、十头豚、一头牛,皆要活的。
每次挑好后便将棠推出来,让棠与商贩砍价,尽管不是每次都砍价砍得尽如人意,但至少做到了每次都让商贩包送到家。
采购完毕,河鼓问棠:“棠饿不饿?”
“我还不饿,我想去看看有没有我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