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雨季,高原上的雨季充满了生机,牧草如雨后春笋般在雨水的滋润下生长,河流水位上涨,水塘中注满水源。
天晴时,牧人会驱赶着成群的牛羊马匹出来放牧,被牛羊马匹吃掉的牧草翌日便会重新长出来。
这是高原上草本植物的特色,旱季时死去,雨季时以惊人的速度生长。
秋时扯下一丛牧草端详,白家败落前,他跟着行商来过高原,因而一眼便认出高原上的草成分有所变化。
高原上原本的牧草以苜蓿草为主,那是在久远前的时代,风神从玄洲带回瀛洲,又从瀛洲带到长洲的一种耐旱的优质牧草。
苜蓿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慢慢占据了高原上能让它生长的土地,但这一次除了苜蓿草还有另一种牧草。
“是龙伯草。”出身靖人的副使道。
秋时不由问:“龙伯草?与龙伯族有什么关系?”
长北很少见到龙伯族人,倒不是龙伯族不想来,而是龙伯族体型高大,体温也相对高,与热带的高温严重水土不服,但少见不是没有,秋时虽未见过,却也听说过。
“龙伯草正是龙伯族培育的一种优质牧草,可以在最贫瘠苦寒的土地上生长,种子种下后可以收获数岁。且龙伯草根系庞大,地下的根系是地面部分的十倍不止,会粉碎坚硬的土壤乃至石头,增加土壤厚度,甚至肥地。据说在元洲,他们用这种牧草改变了整个元洲北方荒原的地形与土壤。”
“安息也想通过这种牧草来改变高原上的土壤?这应该不是小工程吧?”
副使点头。“龙伯人改造元洲北方荒原耗费数千载。”
秋时愣了下。“那么长的时间?为何不搬家?”
副使答:“打不过。”
秋时瞬懂。
天色将暮时,装作商队的使团行至一座小镇,一部分人在镇外扎营(比住客舍省钱),一部分去镇上采购。
过了这座镇便是无尽山脉,翻过无尽山脉便是无尽沙海,沿途补给的地方不多,必须在这里进行超额补给。
其它东西还可以节省,但食水,尤其是葡萄酒不能少。
无尽沙海,顾名思义,黄沙莽莽的世界,绿洲太少了。
采购了供整队人喝一年的葡萄酒与半年的干粮后,队伍重新上路。
虽然南边是干旱的无尽沙海,但无尽山脉的北端风景却截然相反,海拔低一些的谷地中,皆为郁郁葱葱的雨林,终年湿润多雨,连草都长得比外边的同类更高更大。
海拔高了后,则逐渐向雪山转变,翻到山南后,气候又开始变化,从雪山向森林向稀树草原向干旱转变。
越往南,见到的长人也越来越多。
据说久远之前,长洲只有长人一个物种,遍布长洲各地,直到其它族群到来,长人才在长北变得少见。
倒不是被杀光了,就算移民想这么干,长人也不是吃素的。
尽管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种族王朝,但长人非常团结,也必须团结,不团结,冲着长人的繁衍方式,长人早灭绝了。
让长人在长北变成少数族群的最大原因是,长人是长生种,外来族群大多是短生种。
只有有足够的食物,短生种繁衍飞快,而长生种,就算有足够的食物,繁衍速度也不变。
时间一长,长生种很自然的变成了少数族群——这也是无尽山脉以南的长人走向集权的原因,只有集权,才能将短生种遏制在无尽山脉以北。
虽然从进入无尽沙海后还能看到人族、夫诸、天吴等族群的身影来看,长盟的目的并未达成,短生种的足迹已经越过无尽山脉,只是无尽沙海能养活的人口太少,才没形成气候。
“不竭城是无尽沙海最大的绿洲,是神赐之地....”
驼铃声中,长人向导滔滔不绝的向秋时等人介绍着。
秋时好奇的问:“神赐之地?这从何说起?”
“不竭城有一泉眼,泉眼源源不断的流淌出可以饮用的干净水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论大漠如何干旱,不竭城从未缺过水,整个不竭城所在,湿润若南方水乡。”
秋时觉得对方在扯淡。
如此干旱的沙漠,怎么可能湿润若南方水乡?太违反自然规律了。
然驼队走到不竭城外,秋时感觉自己的脸有点疼。
从走进无尽沙海起,他能见到的植物只有红柳、仙人掌、芨芨草、胡杨,还都稀稀拉拉的,但不竭城外赫然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宛若水乡,风吹在脸上都是湿润的,没有任何刀割的感觉。
向导笑道:“我没说错吧,不竭城湿润若水乡。”
秋时用力点头。“但这样的地方是如何形成的?”
“不知道,所以我们称它为神赐之城。”
秋时无言。
向导继续道:“对了,你们入城后是准备花钱买水还是用故事换水?”
秋时茫然。“啊?”
“忘了,你们是第一次来不竭城,不竭城的规矩,想用这里的水,必须用故事同城主换,一个故事可以在城中自由消耗一个月的水,不限量。不过后来不竭城的人口越来越多,故事不够了,城主体恤大家,允许花钱买水,但非常贵,一桶水要三枚银币。”
秋时真挚的问:“一桶水三枚银币,城主为什么不去抢劫?”
“这个问题也有人问过城主,城主说钱对自己没意义,既然没有价值,自然随心所欲定价。大家不接受也可以用故事换,一个故事可以不限量的使用不竭城的水,两个都不接受的话,那就没办法了,可以不从这里经过。但怎么可能不从这里经过?这可是沙漠,其它的绿洲会随气候变化而改变位置,甚至干涸,唯有不竭城,它的地理位置沧海桑田,亘古不变,有现成的中转站与地标,谁会冒着生命危险绕远路?”
“钱怎么可能没有价值?”
向导叹息。“对城主确实没价值,城主从不离开不竭城,不好美色不好美食不好华服,没有后代,除了听故事,祂什么都不好。”
秋时懂了,碰上这么无欲则刚的奇人,金钱确实没意义。
但往来的商队会允许这么重要的中转站不在自己掌控中?
就算商队能允许,北边的高原与南边的长人政权会允许这么一座金山存在于此,却不心动?
秋时很疑惑,便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向导道。“我族的话,据说这里是神赐之地,不可冒犯,城主只要不危害长人的利益,祂想干嘛就干嘛。而北边的高原,很久以前,高原之王攻打过这座城,城主告诉高原上的王,不竭城仰赖于不竭之泉,而不竭之泉非天然生成,他打下这座城也得不到想要的。高原之王没听,杀了城主,不竭之泉很快枯竭了,高原之王与他的军队只能撤退,但没有足够的水,归途中自相残杀,饮人血补充水分,高原之王被他的下属割开血管,吸干最后一滴血而亡。”
秋时奇道:“不竭之泉干涸了?那不竭城如今怎么还在?”
向导答:“高原之王离开后,新的城主到来,不竭之泉重新涌出泉水。”
秋时觉得,这故事要么是后人看不竭之泉源源不断的水源而编造的传说,要么城主不是人。
不竭城虽然在水源这点很坑,但城主并非什么类人统治者。
不竭城的规矩不多,除了以故事换水,还有四条。
不竭城不收任何税赋,不论人头税还是商税、杂七杂八税,统统不收,理由同定水价一样,钱对祂没意义,所以祂是自由的。
不竭城不允许卖/淫,城主的理由是祂不能理解人为什么要买卖这种事,两性结合是为了繁衍后代,虽然我觉得这种繁衍方式非常落后,但大家就是这样的生理构造,想要获得新生儿,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我不理解,但我尊重,可你不为繁衍子嗣,那搞这些是干啥?吃饱了撑的?
不竭城不允许蓄奴,城主的理由是自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伤害同类,而且你是缺胳膊还是断了腿,自力更生不行吗?
不竭城允许外来者定居,条件是死后不允许火化,人死后,尸体要交给城主处理,城主保证,尸体最后会入土为安。这条规矩的理由,城主倒是没解释,不确定是不想解释,还是理由太离谱,怕大家接受不了,所以无知是福。
以上规矩或合理或不合理,但合理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干不过城主,因此在别人的地盘就要守别人的规矩。
秋时听完后,好奇的问:“城主是长人吗?”
这脑回路听着就很有长人风采。
向导点头,又摇头。“有的是有的不是,城主经常换的,什么族群都有。”
商队步入城中。
城中有十字大道,大道连接四扇城门,每个从正门入城的人,站在大道上都能一眼看到十字中心的喷泉水池——也不知喷泉怎么设计的,喷涌而出的水高达丈余。
水池呈圆形,长宽半里,周围种了一圈遮阴的树,有不少人在池子里游泳、洗衣服、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