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妃心里酸水直冒,狠狠瞪了一眼德妃,心里暗骂了句狐媚子。
德妃见全场的焦点都在自己身上,抬眼望了眼始作俑者,乔莞宁甜甜笑着回应,眼波流转间都是女儿家的羡慕和憧憬。
皇后的视线也不可避免地落在德妃那张俏脸上,但很快就移开了,她笑的得体:“刚好大家都在这,本宫就趁机会说明一件事儿。”
“本宫也不卖关子,和你们直说了,关于宫殿土木之事,原本小厨房按规矩一品妃嫔都能有权享用。”
关乎自己的利益,乔莞宁瞬间打起了精神来。
皇后继续道:“贵妃在六皇子出生只是小厨房就已经修建了,贤妃和德妃的小厨房前两年也完善了。”
“淑妃妹妹刚入宫,年纪小不适应是正常的,可是事情有先后缓急,本宫希望你能多担待两天。”
乔莞宁闻言秀眉一拧,撑着额头做难受状:“皇后娘娘,臣妾自入宫以来身子虚弱困乏,平日里总是没有胃口,需要奶嬷嬷亲手做的吃食填肚子,皇后娘娘就心疼心疼臣妾吧!”
皇后面上有些为难,但见德妃在旁边一脸轻松看好戏的模样心里就来气。
她现在急需一个有家室背景,位分又不低的妃嫔跟德妃打擂台,而新入宫的淑妃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
于是皇后便对乔莞宁之事应承了下来,她开口道:“太后寿宴所需都已安排妥当,淑妃妹妹既然身子羸弱,小厨房三日之内便给妹妹建好。”
乔莞宁闻言抬眸瞧了眼面上一喜,起身朝中央身穿正红色宫装的女人行礼:“莞宁谢过皇后娘娘。”
面对刻意的拉拢乔莞宁自然是接受的,只要不损害到她的利益,和谁打擂台她都不怕。
乔莞宁出生于大华朝权贵第一梯队的定国公府,她的祖父是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配享太庙的定国公,父亲是驻守边疆,拥有十万大军的威远将军。
入宫即为四妃之一的淑妃,她自然是有嚣张跋扈的资格在的。
乔莞宁正出神呢,就听到了小太监福林欣喜的通禀声:“淑妃娘娘,陛下翻了您的牌子,今晚在昭阳殿就寝呢!”
贴身侍女玉笛玉箫面上皆是喜色,无不为主子高兴:“恭喜娘娘,守得云开见月明!”
乔莞宁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殿内正无比高兴的侍从们,心里有些纳闷,皇帝怎么突然就想到自己了呢?
乔家三代从军,立下了赫赫战功,乔莞宁的祖父更是提前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敏锐的他从西北卸甲回到京城,甘心做一位休闲养老的定国公。
乔莞宁知道自己作为乔家唯一适龄的嫡女,进东宫是为了向皇帝表衷心,让其明白乔家并无起兵造反的野心。
可皇帝却因为忌惮乔莞宁父亲手上十几万的兵力,而故意冷落了她近一个月,就是想给乔家一个下马威。
乔莞宁用簪子缓缓拨弄着鎏金竹节熏炉里的粉末,思虑着皇帝今夜前来的目的。
”难不成边疆战事又起?”
她认真推算了一遍,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理由。
玉箫轻轻唤了她一声:“娘娘?”
“嗯。”乔莞宁看向贴身侍女。
众人见淑妃娘娘的一举一动都极其优雅,且面容明媚动人,很是吸引视线,大伙儿都在揣测陛下如果见着了娘娘,肯定会万分疼爱她的。
但熟知她表情的奴仆却明白,主人听到皇帝即将到来的消息心里并没有多开心。
玉笛玉箫对视一眼,都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两人收敛了几分喜色,玉箫上前温声道:“娘娘要不先梳妆打扮一番?”
乔莞宁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淡淡道:“不急,天色还早着。”
她起身到琴室里弹了几首曲子,心里的烦闷丝毫未减。
当今圣上是大华朝第二任国君,高祖上任之时,华朝上下可谓是千疮百孔,几百年的战乱纷争早就耗尽了百姓的精力。
高祖在任期间轻徭薄赋,注重农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休整,内忧外患的情况终于有了好转,百姓的粮仓也逐渐富裕起来。
也还算是个明君。
可建安帝陆川丰不一样,他的皇位是靠权谋从太子手里夺来的,疑心病比谁都要重。
乔莞宁心里清楚,帝王对世家权贵的提防都摆在明面上了,但如果她要争那个位置,使点手段,花点时间,也不是毫无胜算。
可皇帝是绝对不会让自己诞下子嗣的,那只有无休止的宫廷斗争还有必要参与吗?
乔莞宁支着下巴沉思着,不知不觉间夜色降临。
昭阳殿架起了灯笼,摆上了璀璨夺目的夜明珠。
乔莞宁被侍从们簇拥着精心打扮了一番,脸上因雾气蒸腾而变得光滑细嫩,脸颊边还有丝霞红,身披银白色蝉翼纱,玲珑有致的身材越发凸显出来,娇俏妩媚劲儿浑然天成。
就在整个宫殿上下都在迎接帝王的到来时,总管太监福海从外面急匆匆地跑来,跪地磕头通报道:“给淑妃娘娘请安。”
“德妃娘娘身体不适,陛下转道去云澜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