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看到排名,人都懵了。
第一?
第一这么容易的吗?
旁边的苏佑也呆呆的。
两人默默对视一眼,突然从彼此眼中看到一抹精光闪过,两人清澈的眸光中出现了毫不遮掩的野心——既然胜利这么容易,那索性就赢下所有!
第二天是体术测试,规则贴在排行榜的旁边:
目的:寻找灵石
时间:一天
地点:后山
排名依据:小组找到的灵石的人均数。
这个告示真是简单明了,苏林和苏佑一条一条往下看,眼睛越看越亮,精神越看越亢奋,斗志越看越昂扬。
这不就是为“双苏”小组量身定做的项目吗?
他俩翘课干嘛,不就是去后山上野么,山里哪个犄角旮旯有个狗洞他俩都知道,更因为苏佑会望气,微薄的灵气波动他也能感受到,还找什么,那不就跟白捡一样?
两人因为即将到来的胜利,断然忘却前嫌,颇为中二地击掌,握手,心照不宣地狠狠点了点头。
胜利就是他们的!
随着发令鼓敲响,各小队纷纷涌入山中,像一条条蜈蚣窜入草林,留下一道道痕迹。
其中有一团痕迹停住了。
苏林苏佑两人头顶着头,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画图,苏佑根据所看的灵气波动,画出后山灵石投放点,然后根据他们所在位置,开始设计路线。
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灵石,必须规划最简洁的路线,尽量减少绕路。
苏佑画了几次,不能全部覆盖,只能舍弃周围太远的几个。
苏林忽然抢过苏佑的笔,说:“我来!”说罢把苏佑拨开,然后在全是小点的后山地图上开始连点划线。
苏林从外圈开始画线,小心翼翼连结经过的点,大致呈螺旋状往里发展,但越到内圈,点越凌乱,没法一笔全部都连到,苏林僵在那里思考。
苏佑等了等,说:“老大,咱们这是路线图,不是一笔连点游戏,应该是可以重复和交叉的吧。”
......
这该死的肌肉记忆!
苏林赶紧把最后几个点连起来,两人按照路线出发。
其实对这些进入山门求学已经一年的同窗来说,在后山翻山越水不难,难在找到灵石。
灵石有不同等级,会发出白、青、蓝、紫等不同颜色的荧光,紫色最难得,他们用来测试的都是最便宜的白色。修为到了一定程度能隔很远便感应到这种荧光,初年的小孩子们道行不够,只能近距离用眼睛观察。灵石只有核桃大小,春天山中草木茂盛,很不容易发现。
所以其他小组都是先入山,找一块最熟悉、地形比较平坦、草木较少的地方落脚,然后分头一寸一寸地找。
远远望去,后山北面靠近小溪的地方聚集了大部分小组,各个小组默契地划定一块自己的地方,然后埋头寻找,互不干扰。只有少数小组深入地形较险的南面。
而苏林苏佑就不同了,直奔最近的标记点,几乎是毫不费力地拿下一颗灵石。
但这个速度不算最快,冷杉王小虎已经拿到两颗,还有其他几个小组也拿到了一颗。
问题出在路线规划上,他俩画图的时候没注意地形差异,把所有地形当成平面,等奔向第二颗灵石的时候就发现,眼前是断崖......
好不容易翻山越岭,到了崖底,拿到第二颗灵石,再抬头,发现第三颗灵石在对面山顶......
再有天眼、再熟悉地形也经不起这样造啊!
两人痛定思痛,决定重新规划路线,果断舍弃掉路程太难的灵石,往地形起伏不那么大的中部靠,离北边大部队有点距离,又能保证行进速度。
这个策略很正确,不多时,他俩就已经拿到了8颗灵石。
“我们一共76个人,76颗灵石,我们俩就拿了8颗,那就占了6个人的名额了。”苏佑说。
苏林顺手砍断一根拦路的竹子,口中念念有词:“我们一共有20支队伍,那至少有2支、至多有6支队伍达不到人均1颗了,我们倒数第7是保底了。”
“真的吗?”苏佑闻言很高兴:“你算数真好!”
他俩边走边在心里掂量:两个吊车尾能有这样的成绩,再加上前一门,前十是稳稳的了,挺满意的。
两人的速度明显慢下来,苏佑体重大,拖着腿跟在后面,终于汗涔涔地往旁边大树上一靠,问:“老大,你饿吗?”
苏林跑了大半天路,也饿了,看他一眼,问:“你又有蛋?”
苏佑真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着的小包袱,解开包袱,里面是一包瓜子。
“昨天考试去了,没时间去找吃的,只有这个了。”苏佑把瓜子递给苏林,说:“好歹也有仁。”
苏林好笑,两人便坐下来,一起嗑瓜子,“咔嚓”“咔嚓”......这玩意儿越磕越香,越磕越想磕,根本停不下来,而且还越磕越饿,眼看两人手速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