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道格拉斯匆忙以扇掩面,她现在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她的身上爬行,她只想赶紧逃离宫廷以便于躲避众人探视的目光,她绝不承认这个粗鄙的男人是她未来的儿子。
【达恩利这才如遭雷击,彻底意识到自己已沦为众矢之的。3月11日深夜,他与玛丽从仆人的居住区逃离王宫,策马直奔邓巴城堡避难。被反噬的叛乱贵族们仓惶作鸟兽状四散,多数人连夜越过边境,在英格兰的贝里克郡寻求庇护。】
【当玛丽女王以胜利者之姿重返爱丁堡时,她已在心中为那个懦弱善变的丈夫谋划好了惩戒,只是碍于腹中胎儿,这场报复不得不暂时搁置。】
【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自孕育之初就深陷流言漩涡。有人窃窃私语,称其生父实为已故的里乔。后来成为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确实相貌平庸,这更让此类谣言在宫廷中经久不衰。】
【伊丽莎白听闻玛丽女王寝宫发生的血腥事件后震惊不已。她向西班牙大使,直言不讳:“若我遭遇如此暴行,定会夺过匕首,亲手刺向自己的丈夫。”话一出口,这位正在与西班牙支持的查理大公商议婚事的英格兰女王立即意识到失言,随即迅速地找补道:“当然,对于尊贵的哈布斯堡大公,我自当以礼相待,不会对他做出这种事情。”】
亨利八世听闻伊丽莎白的激烈言辞后深表赞同,任何践踏王室尊严的暴行,都必须以激烈的手段予以对抗。君主之威不容亵渎,叛逆者应当付出血的代价。
【1566年初夏,玛丽·斯图亚特在爱丁堡诞下王子的消息如惊雷般传到英格兰。当信使风尘仆仆赶到格林尼治宫时,盛大的宫廷宴会正酣。信使悄悄找到首席大臣威廉塞西尔,附耳低语。】
【塞西尔面色骤变,立即穿过觥筹交错的人群向女王禀报。据梅尔维尔《回忆录》记载,伊丽莎白闻言顿时跌坐进王座之中,手中酒杯滑落在地,她对侍从喃喃道:“苏格兰女王已得王位继承人,而我依然只身无后...满堂欢宴也因此戛然而止。】
【就在三个月前,伊丽莎白女王突染恶疾,原本丰润的面容迅速变得“形销骨立”。宫廷御医私下诊断认为可能是肺痨之症。】
【总之,因为伊丽莎白身后并无继承人的缘故,使得英格兰频频遭受不稳定和危险的侵扰。】
亨利八世不禁攥紧了双手,他为伊丽莎白和英格兰捏了一把冷汗,如果伊丽莎白没有度过这次危机,英格兰将会落到何种田地,他都不敢继续想下去。
【1566年夏末,备受上帝眷顾的伊丽莎白女王成功挺了过来,并于1566年夏末巡幸牛津。当女王的车架行至伍德斯多克,这个曾见证她在玛丽一世统治时期饱受幽禁之苦的悲惨之地时,女王特意命令队伍停下来。】
【牛津大学的学者们身着礼袍列队相迎,并用拉丁文高呼“Vivat regina!”(即女王万岁)。伊丽莎当即以流利的拉丁文应答致谢。接着她聆听了用希腊语说的御前演讲,并用同样的古代语言做应答。她的学识并不输于任何一位牛津学者。】
【伊丽莎白女王的牛津之行掀起了一场学术盛宴。在为期数日的访问中,大学城内举办了隆重的演讲、神学辩论、公开讲座与戏剧演出。当女王观赏戏剧《帕拉蒙和赛特》时,舞台突然坍塌,造成三死五伤的惨剧,她立即派遣皇家御医救治伤者。】
【而在接见著名的清教学者时,女王打量着对方宽大的教袍,意味深长地说:“博士阁下,这身袍服倒是与您相得益彰。不过令我诧异的是,像您这样睿智的人竟在宗教事上如此固步自封。”这番话实则是回应该学者此前公开呼吁深化教会改革的逾越之举。】
【临别之际,女王则用典雅的拉丁文发表了主题是“学习的尊严和价值”的演说,其仪仗队与随行学者组成的队伍绵延两英里,为这场载入史册的学术巡礼画上了辉煌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