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观影 >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第1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女王和达得利的亲密关系一直为人所诟病,两人之间的关系总能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讨论和猜测,成为舆论和外交领域的热点话题。最为关键的是,达得利作为女王心爱的人,他那旁敲侧击的行事风格以及私下回对女王施加的未知影响一直被贵族廷臣所忌惮。】

【宫廷之中,达德利独得女王恩宠的境况早已在贵族与廷臣们心中埋下妒恨的种子。这些衣冠楚楚的权贵们表面上维持着恭顺的假象,暗地里却在编织着一张由阴谋与算计构成的罗网,伺机将达德利从权力巅峰拉下。而深谙宫廷生存之道的达德利,又岂会坐以待毙?就这样一场暗潮汹涌的权力博弈正在金碧辉煌的宫墙之内悄然展开。】

【达德利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荣辱兴衰全系于女王的一念之间。宫廷中那些觊觎他地位的贵族们,每一个谄媚的微笑背后都可能藏着致命的毒刃。若他坐视这些人在女王耳边播撒猜疑的种子而不加以反击,那才真是违背了常理——毕竟,在这权力的游戏中,不作为就意味着自取灭亡。】

约翰·达德利不禁为儿子捏了一把冷汗。他可太了解那些贵族们,别看他们表面上彬彬有礼,其实个个心怀叵测,一旦嗅到权利的味道就会如饿狼一般,迫不及待地扑向猎物。

【尽管达德利在宫廷中树敌甚多——诺福克公爵的敌视、埃塞克斯伯爵的明枪暗箭、威廉·塞西尔爵士的老谋深算,无不威胁着他的地位——但他绝非孤立无援。精明圆滑的财政大臣、野心勃勃的年轻贵族、渴望攀附的宫廷新贵。】

【这些人或出于利益考量,或怀揣青云之志,依然围绕在他周围,将他视作通往权力核心的最佳阶梯。毕竟在这座由野心编织的宫廷迷宫里,依附得势宠臣永远是最便捷的晋身之途。】

【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利益交换——野心家们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般聚集在得势宠臣周围,而后者则刻意培植这些追随者,将其作为巩固权势的筹码。】

【例如,在1559年,达德利利用自己在女王面前的影响力,帮助妻子的异父兄弟约翰·阿普尔亚德获得了诺福克治安官一职。这一举动直接触怒了诺福克公爵,因为他原本打算推举另一位候选人担任此职。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达德利在宫廷中的权势,也进一步激化了他与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

【但这种建立在相互利用基础上的政治联盟,既脆弱又危险。每个参与者都在暗中衡量着忠诚与背叛的价码。正是这种尔虞我诈的利益纽带,让整个宫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博弈场,各方势力在此上演着一幕幕结盟与背叛的权力戏剧。每一次微笑、每一句恭维背后,都暗藏着精明的算计与致命的试探。】

威廉·塞西尔与诺福克公爵的目光如鹰隼般紧紧锁定在约翰·达德利身上。心中暗想,他的儿子罗伯特·达德利日后竟然会成为他们的敌人。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彼此心照不宣:以后决不能让罗伯特·达德利出现在伊丽莎白公主身边。

【1560年的9月8日,一场悲剧悄然降临。达得利的妻子埃米被安置在牛津附近的库姆纳宫暂住,这座房子当时由达德利的朋友安东尼·福斯特租用。】

【那天,房子里几乎空无一人,仆人和其他住户都前往阿宾顿参加集会。当人们归来时,就发现达德利夫人倒在一段短台阶旁,她从楼梯上摔下来直接把脖子摔断了。】

【她的死因成谜:是意外?自然死亡?自杀?还是谋杀?由于证据匮乏,人们纷纷猜测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达德利立即下令让验尸官展开彻底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犯罪迹象,埃米的死被认定为一场不幸的意外。】

【这个结果自然无法平息人们的流言蜚语和种种猜测。达德利的朋友托马斯·布朗特爵士被派往库姆纳私下调查,他评论已故的埃米“精神状态不佳”。他认为埃米的生活充满了不幸,她被占有欲极强的女王强硬地排挤出了丈夫的生活圈。】

【有传言说,埃米的身心都不健康,甚至出现了乳腺癌的症状。她是否是在绝望中认为死亡是更好的选择?而且那天埃米曾强烈建议宅子里的其他人一起去集市,显然她并不希望有他人在场。无论她那天究竟有何意图,埃米本人无疑促成了那个充满疑点的死亡现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