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杨春杏来王家村找她,一路上问了几户人家,找到林家,正好撞见陆英,按照爹娘交代的话,一板一眼:“婶婶,这是我阿娘带来家里种的柿子,不值什么钱,一点心意。”
“客气了,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下次来家里就好,不要带东西了。”陆英笑着接过,让女儿好好招待朋友,她赶着去成衣铺子上工。
一踏进林家小院,杨春杏发现林姐姐家里看着破旧,收拾得干净整洁,她被泥巴地上的字迹吸引:“林姐姐,这是什么字?”
林芫花顺着杨春杏的目光,落到一行字上:“这个字念喻,出自《出师表》里,引喻失義,以塞忠谏之路也。”
杨春杏听不懂,觉得林姐姐真厉害,星星眼地看来。
林芫花跟她说一声,回房打理晾干的长发,留杨春杏呆在院子,捡起脚边的木棍,葫芦画瓢的跟着临摹。
等林芫花编好侧马尾出西厢时,杨春杏已经临摹了好几个喻字,有点不好意思:“林姐姐,我可以跟着你学认字吗?”
林芫花喜欢上进的女孩子,当即点头:“好啊。”
杨春杏又道:“那我明天还给你带鸡杂。”
上回炒了酸萝卜鸡杂,新鲜美味,贼下饭,一家人都爱吃,林芫花没拒绝:“好啊,先谢谢你。”
杨春杏:“是我要谢谢林姐姐,我嘴笨,不会说话,还好姐姐不嫌弃。”
进入大雪后,即将迎来冬至。
这晚饭桌上,一家人一致举手想吃猪肉水饺。
傍晚,林书润父子提前回家,特意到猪肉摊买来一块前腿肉。
两分肥,八分瘦的前腿肉,剁成猪肉馅,添了碧绿韭菜,酱油,食盐,小许葱花,调好馅料,老爸林书润也擀好饺子皮,一家人围在灶台前包饺子。
林书润与林芫花包的飞快,严实不漏缝,陆英与林青叶包的饺子造型奇特,丑得分外别致。
锅中清水煮至沸腾,抓来一只只饺子放进锅里,小半碗清水倒在沸腾的清水,可以防止饺子皮煮破。
待一颗颗白白胖胖的饺子浮出水面,这是饺子熟了的讯号。
往面汤放一小撮盐巴调味,捞出饺子,盛来面汤,便大功告成。
林青叶来来回回端饺子,等所有人坐下,迫不及待抓起筷子,往嘴里塞来一颗水饺,烫得龇牙咧嘴:“烫烫烫,哇,好鲜,好多肉汤汁。”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猴急什么。”林书润嘴上念叨心急的儿子,眼睛一错不错盯着面前的水饺。
陆英夹起一只水饺,吹走热气:“咱家好久没吃过水饺,话说回来,这一斤白面真是贵,比米粮贵了一半。”
轻轻咬开薄薄的饺子皮,立时淌出的油汤汁,鲜得她眉尾一扬,嘬完汤汁,吃掉饺子的精华肉馅,在肥肉油脂的滋润下,猪肉馅丰腴不柴,爽滑的饺子皮,咀嚼时能吃到属于面粉的麦子香:“果然贵有贵的道理,应该是刚磨出来的面粉,很新鲜,麦子香很浓。”
林书润尝了一只,肉馅油香四溢,端起碗,浅啜一口面汤,面粉富含蛋白质,融入清水,能给味蕾带来鲜味,一点点盐巴,这碗饺子面汤就很鲜了。
尽管饺子汤热量高,架不住它美味啊,浓浓的麦子香,林书润在码头干体力活,这点热量,不值一提。
他咬开饺子皮,咸鲜的肉汤汁唤醒了味蕾,女儿林芫花喜欢将肉馅剁得粗粝些,吃起来肉感足,韭菜碎为猪肉去腥增香,猪肉的油脂同时给韭菜带来油润口感,相互作用下,为彼此增添风味。
林芫花嘴巴里包着猪肉韭菜饺,心头无比满足。
韭菜和猪肉实在太配了!
前几日看到王茂买水饺吃,给她看得眼馋,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水饺。
自家地里长的韭菜和小葱,买来的土猪肉,食材新鲜,现擀现包的水饺,果然嘎嘎美味。
下次或许可以试试韭菜鸡蛋,或是虾仁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