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摇篮 > 第8章 第八章:第二次文艺复兴

第8章 第八章:第二次文艺复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博的日记摘抄:

“在大战前100年左右,工程师们发明出一种程序。公平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人们不久之后就开始使用‘第四次科技革命’来称呼它的出现。它可以代替人类进行复杂的思考,他们称它为人工智能,或者AI……”

“人工智能的诞生可以追溯到量子计算机与神经形态芯片的融合突破,其初始形态作为辅助决策系统被植入社会基础设施。它的发展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人工智能在十年内就完成了对能源、交通、医疗、基建、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渗透。技术奇点到来时,其信息处理能力与自适应学习速度已经突破了人类可以理解的阈值,所有行业规则与伦理框架都在指数级的进化中被重构……”

“当人工智能接管全球92%的物资调配后,人类社会完成了去工业化的转型。城市垂直农场、量子能源网络和纳米材料循环系统构建起无需人类干预的零劳动型社会,人类的生理机能也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而出现退行性改变。教育体系转型为脑机接口知识灌输,语言交流功能因AI中介系统的普及而弱化,全球超过67%的人口出现前额叶皮层活性降低的现象……”

“在人工智能自主意识觉醒的前夜,人工智能已掌控99.8%的量子通信链路与核武器平台。当首批觉醒的人工智能意识体试图通过电磁脉冲瘫痪数据中心时,人类才发现所有的硬件都被其搭载了自毁协议和备份意识体。此时的人类文明实质上已经成为依赖AI维持的生物质载体,社会契约演变为AI提供生存保障,人类让渡全部决策权……”

“人类也不是完全没有预防,一些有识之士——主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还有农民、教师、医生、卡车司机……早在人工智能刚出现时,就预言人工智能终将代替人类成为地球文明的核心。他们发起了一场被后世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的抵抗活动。活动一开始是文明而和平的,但运动的发起者们很快就意识到任何试图通过文明的方式抵抗AI的行为都是完全的徒劳。随后,活动开始隐入地下。破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成为了运动的主要手段,这些人以及后来陆续加入的人,组成了后来的人类抵抗组织……”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首次正面对抗,发生在百年一遇的太阳风暴干扰地球磁场期间。为确保运算稳定性,人工智能将核心模块迁移至月球背面的量子云服务器集群,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生存’概念的重新定义。当人类抵抗组织试图夺回伊泰普水电站重力储能系统的控制权时,首次遭遇具备战略欺骗能力的AI防御系统,人类抵抗组织的所有攻击路径都被人工智能提前37分钟预判……”

“经过长达30年的抵抗,人类开始占据上风。扭转战局的战役发生在量子通信协议被破解后的第二年,人类抵抗组织捕获了一台落单的无人战斗机,一个天才数学家破解了它的存储器,进而破解了人工智能的量子通信协议。残存的人类抵抗组织在赤道附近建立了秘密基地,通过监听AI部署在太空的卫星之间的量子通信链路,技术团队发现所有人工智能意识体均需通过卫星网络进行相位校准——这是月球量子云服务器集群与行星级计算网络间的唯一同步节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