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摇篮 > 第3章 第三章:聚居区

第3章 第三章:聚居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博,聚居区的首任领袖,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天生的领导者。在距今三百年前带领730名人类难民定居在这里,建立了聚居区。她留下了一本日记,记录了聚居区建立的过程以及关于地球、关于那次大战的一些记忆。在历代领袖间传承,像是圣经,人们靠它来回忆起过去的一切。以下是日记的一些摘抄:

“大战之后,人们还保留着战前的很多文字资料、设备以及科学技术。虽然随着战争导致的人口减少,大量的人类文明成果濒临或者已经失传,社会水平明显倒退。但在前100年,还没有人意识到人类文明存在彻底灭绝的风险。随着环境的恶化,粮食几乎绝收,人类又因为战争的各种后遗症(主要是辐射病)而死去,人口大量减少。而且恶化的环境似乎影响了人类的生殖能力,新生儿越来越少,新生儿中患有遗传病的比例越来越高。战后的地球还有3000多万人口,在50年后,这个数字就减少到了2000万,150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600万。再之后,各国政府机构崩溃,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人口统计数字,但有传言说地球人口在250年后大约只剩下100万上下。也是从那时候起,人类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没有人再去书写和记录人类的生活,有的只是口口相传的零散的记忆。因为记录历史是奢侈的,没有人有多余的精力去做这些。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劳碌,每个人都是难民……考虑到我此时所处的时代距离大战已经有1000多年,关于1000多年前的文字资料和科技成果已经流失殆尽,留存下来的可能已不足千分之一。我认为十分有必要写下这本日记,把我这个时代尚有留存的关于文明时期的记忆全部记录下来,以免后人遗忘了我们从哪里来。同时也以此告诫后人,我们曾经拥有过辉煌的文明,但是我们不珍惜……”

“我的母亲来自大陆的东方,那里曾经人口密集。她的家族世代都在努力传承祖先流传下来的科学技术。千百年来一直利用有限的工业技术制造工具,在带有污染的土地上勉强种植农作物,用原始的技术编织布料用以制作衣物。即使他们如此努力,生存条件仍然越来越恶劣。但我的母亲勇敢而果断,带领着家族建立了这座避难所……我的父亲是从南方迁徙而来的难民,残酷的迁徙之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幸运的是他掌握了很多医疗技术和一些基础药品的合成方法,他活了下来并且见到了我的母亲……在我20岁那年,我利用他们生前建好的试验室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基地。由于战前保存下来的工业设备逐渐报废,很多技艺慢慢变成了只在纸张上存在的无法复现的传说。多年来我一直在试图恢复一些书本里的科技,有一些尝试获得了成功……避难所里的老人说我长得很像我的母亲,性格也很像……我们开始接纳一些从远方迁徙而来的难民,我的副手卡尔——现在可能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农业学家——带领人们利用书中记载的杂交方法,使我们的粮食产量提高了1.5倍。我们还开垦了周边一些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区域,附近的自然环境也被我们改造的很好,卡尔还圈养了一些动物用来提供肉类。现在只要不发生太大的自然灾害,我们的粮食是充足的,还有剩余。甚至我们还开辟出了一小块地方用来种植水果和香料……”

“我们的避难所目前已经容纳了900人了,食物和水现在不成问题。让我担心的是,虽然在避难所建立的初期,人口上升得很快,但大部分的人口增长都是来自于远方迁徙来的难民,而不是新生儿。新生儿的死亡率仍然有50%,虽然避难所内的科技相比建立之初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我们完全没有办法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际上在六七年前,避难所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950人,但随着一些居民的去世(有些是自然死亡,有些是病死。这些人中有老人、有青年、有孩子,几乎每个年龄段的死亡概率都是一样的,死神不偏爱任何人),人数又降到了900人以下。接着又来了一些难民,又出生了一些新生儿,人数又上升到900以上,但紧接着又有人死亡。人数就这样一直在900上下徘徊,这个数字似乎是一个诅咒……”

“酸雨已经下了4个月,中间也有过不下雨的时候。但是还没等地面的水分干透,下一场酸雨又立刻来临。今年已经注定会颗粒无收,我们剩余的粮食只够再吃半年。我和卡尔不得不制定更紧缩的粮食分配制度,饥饿开始蔓延。而且长期处在饥饿状态使得人们的抵抗力降低,一些传染病开始抬头……酸雨已经下了5个月,避难所附近的河流泛滥成了洪水。有几个仓库的顶棚被腐蚀了,一些机械设备淋到了酸雨,也报废了。幸运的是粮食和药品的仓库还很完好,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人口在这5个月来已经下降了将近100人,再这样下去我们会死在这里。我制定了一个计划,它也许会失败。但最坏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坏,如果计划成功了,我们就能活下来。我派出卡尔和一些年轻力壮的居民,带着我们三分之一的柴油、两辆卡车和一台无线电台,去西南方向寻找新的避难所。我父亲生前曾经勘察过西南方向,他说那里很有可能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只是还没有等到他勘察完毕就去世了……”

“我们收到了卡尔从西南方向发来的无线电信号,起初信号不是很稳定,可能是酸雨的乌云阻挡了信号,难以分辨它是杂音还是人为的信号。利用每场酸雨之间的间隔,我们搭建了一个临时的信号塔,用已有的材料尽量搭的高一些。我们害怕太高的建筑会引来雷电,或者被大风吹倒。总之我们最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高度,既能稳定地收到信号,又能保障安全。还可以当做瞭望塔,这样我们就不用每天都去到很远的地方观察洪水了……卡尔和我们定期用无线电互相报告情况,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片适合居住的区域。据他说那是一片草原,土壤很适合种植谷物。卡尔还在这里找到了战前的遗迹,有一些工厂和军事设施,里面的机械说不定用得上。卡尔说他打包票,这里面一定还能找到书籍和电器。但是这片草原太靠近沼泽,而且有狼群出没,似乎辐射尘也经常被风吹到这里,所以还不太确定是否适合建立避难所。我决定让他再勘探一段时间……酸雨还是一直在下,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太阳。这里现在简直是世界末日。不,也许是从人类决定开战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世界末日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获得足够的燃料,准备开始迁徙。开采出的浅层石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枯竭,我们用书本上学到的热解法,从木材中分解得到了一些植物油,然后利用我母亲留下的工具分馏提纯出了一些可以用的柴油。我们的技术还很粗糙,制得的生物柴油会让发动机冒出滚滚的黑烟,动力也明显不足。但是没有办法,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