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走八千里的风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有工资这个真没事,以后小月有本事了,给我成箱买。”

顾着小姑娘的面子,她是压着声音在她耳边说的。

可火车上的人单看李月的穿着,那粗糙的面料洗得发硬褪色。

常摩擦的袖口都有了磨损,一看就是贫苦人家的孩子。

反观虞恒身上虽然没有大牌,但也不是看起来多劣质的衣服。

她知道,这件褪色的粗糙面料衣服,已经是李月最好的衣服了。

她把跑到前面乌黑发亮的长发拨到耳后,一双晶莹发亮的眸子低垂着,对周围人的打量和言论似乎毫无反应。

出来前,她父母爷奶怕李月的衣服给虞恒丢人,把她身材相仿姐姐的衣服都拿给她穿了。

虞恒倒不在意这个,真怕丢人她就不带李月了。

她还想过把自己的衣服给李月穿,只是长了一些,胖瘦的话看身材是合适的。

就怕她路上看别人的穿着而自卑。

又同样怕李月家人以为她是嫌弃李月,就没提。

李月的手触及到饮料瓶上的温热,有些心动。

再加上一再拒绝确实让人看笑话,就接了过来。“谢谢虞老师。”

多说无益,虞恒浅笑着摸摸她干枯发黄的头发。

对面座位的人忍不住好奇问她,这是您学生?

虞恒点头,只是承认了她们的师生关系,没有聊更多。

住在深山里四年,手机信号还要跑到高处才有,她慢慢就有了不玩手机的习惯。

当时就拿出了书,像李月一样看了起来。

李月是虞恒在贫困山区支教的地方带出来的孩子。

她学业优秀极为聪慧。

做了四年教师,出于惜才。

她不愿这个天才般的孩子,埋没在这无人知的深山里,就和她的家人商量了下。

李月上有哥姐,她是老五也是最小的妹妹。

上面四位都因为贫困早早下学。

家人也知道只有知识能带他们走出这重重大山。

所以对于李月,是一家人狠下心扎紧裤腰带甚至借着钱来供的。

可拼了命,穷就是穷,困难就是困难。高三只上了半年,就实在供不下去了。

一家人,认命了。

辍学回家后,因为上学时间长的关系,比别人家的孩子都大些,暂时没有媒人来介绍。

这种条件的孩子,能认个字就不错了,很早就被安排嫁人了。

像李月这样能上到高三的,少的近年几个村就她一个。

无事时她就每天放放羊,下地里帮忙农活,或者做饭。

李月学业优秀村里人都知道,要不然也不会借她家一点钱。

现在她求学路走不通,众人就想着李家不缺小姑娘这一个苦力。

不如让她教孩子认字,给老师们减轻些负担。

愿意来这里支教的人太少了,只有虞恒和另一个不怕苦的刘梅。

她无父无母,单纯想以薄弱之躯回报社会。应该会长久地呆在这里,听说和这里的一位小伙已有情愫。

深山里的孩子不算少,两个人轮着也是累,有了李月后轻松了不少。

高三的题复杂多变,毕业许多年了,现在让虞恒和刘梅去做,都不一定答对,更别说去教李月了。

所以李月的遭遇,除了心疼无奈也没有别的法子。

虞恒和刘梅是支教人员有补助,可李月没有,什么都没有。

还好李家人良善,因为李月上学乡亲们都给了一点钱。

说让李月教识字而不还钱不合适,毕竟不是每家都有在上学的孩子。

最后李家人说着,只当是回报乡亲们的帮助,钱还是要还的,大家都难。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李月教不了太久。

山区不上学的姑娘,是要早早嫁人的。

虞恒支教时间已经有四年了。

因为李月聪慧的关系,普通话也说的还可以,去了大城市也不会被人笑话。

她有这想法后不敢先给李月希望,毕竟带她出去上学,李家拿不出钱,她得贴上。

虞恒存的倒是有些钱,而李月还有好几年的学业要完成。

她犹豫了几天爬到有信号的小山上给父母打电话,磕磕绊绊地说了这事。

两人都沉默了,说有同情心是好事,也不能一心一意都是同情。

她想帮助李月,最初的想法确实是可怜同情。

但也是真的不想李月像别的女孩一样,早早生娃重复余生。

这通电话也是她想了好几天,计划好了说辞才打的。

父母一直很尊重她的想法,两人只有这一个女儿,也是爱护的很。

只是,母亲蒋言忽然问起了。

“小虞,你和小路一起回来吗?你想帮助李月上学,也得问问他的意见,毕竟你们要一起生活的。”

A市是一线城市,交通方面自然不用说,也就是说,坐上火车后并不用频繁转车。

从这辆偏远地带才有的老旧火车上离开后,只换一次就能直达A市了。

路途较远,她买的卧铺。

李月没坐过火车,只知道肯定不便宜,具体什么价她又不知道。

虞恒刻意地没有把车票给她看过,她也不好意思要。

出发前,家人都说:不要给虞老师添麻烦,闷头学习就好,好好读书以后报答虞老师。

以前李月的肩上担着家人的希望,但这次她自己放上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重量。

她暗暗发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对得起家人拼命培养她的同时,也要对得起虞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