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我在大靖当校长 > 第29章 青州(3)

第29章 青州(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声音渐渐小了下来,直至回归死寂。

老妪仍然闭着眼睛,口中却比先前喊得更大声:“我崔婆子今日,要为陈县令翻供!”

匡毕珍紧攥着衣袖,鼻头没来由地酸涩。

讲完故事之后,迩安也陷入了一阵沉默。

“后来呢。”匡毕珍从牙缝中挤出了几个字。

“后来......在场所有人都在那翻供的白绸上摁了手印,如同在状纸摁得一样。那县令见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慌忙镇压。可越镇压,门外的人却反抗得更激烈。直到......其中的一人倒在了血泊中。”

“人群中短暂地安静了片刻,不久后却喊叫地更加大声。那狗官自知没法镇压了,却又不得不将此事摁下,于是把所有人都......”迩安此刻的声音冷得像是腊月寒天里的冰棱。

匡毕珍掌心冒出了冷汗,结局究竟如何不言而喻。

“你......也在场?”

若是听说谣传只会对此事一知半解,那县令也不是傻的,更不会任由人言相传,能描述得这么细致,除非是......他就是其中的一人。

“我是无意间路过。”迩安没有再多说。

“这么大的事,京中竟没有一点风声。”匡毕珍沉思着,那个时候,她应该在梅香苑中小憩又或是绣着鸳鸯交颈,一片岁月祥和。

“可我今日见青州的县令,却不像是你口中这般。”不知何时,曹悬刃和匡轸玉已然出现在了身后。

迩安仰头撇了一眼曹悬刃,又去寻匡毕珍的眼神。

匡毕珍点了点头,迩安方才继续道来:“当日有个隔壁县的少年途经青州县衙,见如此之壮景也来凑了个热闹,却发现有人浑身是血,人群中的人一个个倒下没了呼吸,当下慌了神想要逃走,却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多了块白绸,白绸上是一个个血手印。”

“但他来不及细想,只能不停地往前跑,跑了许久才终于敢停下。他拿着白绸凝视许久,脑中却一片空白。他想着:此事与我何干?还是莫要卷入其中。可是等他站起身来却突然想到了陈县令。”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姐姐就被强行嫁到了人家家里做妾,而他的父母也因伤心过度相继离世。他成了一个孤儿,可是他无法养活自己,于是便做了扒手,借着自己个子矮小无声无息偷走行人的钱袋。”

他手脚灵活,几乎从未失手,只有一次被人发现之后送了官府。他本以为自己大难临头即将去见自己的父母,就是在这时候陈县令与他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当然听不懂,转身就要走,可陈县令却将他的身世通通说出,让他在衙门里做一个小小的守卫。”

“就这样,他不用再去偷东西,衙门里每月会给他发放例银,尽管很少,却也够他一人吃穿生活。可不久后,陈县令不知怎的辞了官,新县令嫌弃他是个孤儿把他也辞了。可她仍念着陈县令的那一点知遇之恩,怎么也没法将这白绸视若无睹。”

“他又想起陈县令之前说过阳城太守为人清正廉洁,若有不公之事,他定会秉公处理,于是这少年便快马加鞭去了阳城,将这白绸与事情经过一并奉上。那太守果真是个好人,听完之后便上报了朝廷,于是不多久,事情便水落石出,那狗官被处死,县衙前惨死的百姓得以瞑目,而陈县令的清白也公之于众。”

迩安讲故事的时候很认真,仿佛沉浸其中,每个轻重缓急都带着身临其境般的情绪。

匡轸玉一边听一边观察者迩安的神情,越听却觉得越奇怪,等到故事结束,她却终于明白了过来。

“你就是那个少年吧。”

迩安低着头沉默,不发一言。

送他进官府的是阿秭,他也不是无意间路过县衙,他就是那个异乡人。

这样便能解释得通,为什么他分明不是青州县的人却宁愿乞讨也要留在青州,为什么会有人正巧经过而又侥幸逃生,为什么他的故事里全是充斥着自我的情绪。

此刻,匡毕珍和曹悬刃的神情都极为复杂,却也只是静静地听着看着,什么也没有追问。

“你方才说,第一个县令,难不成还有第二个县令?”匡轸玉却想追根究底,将事情明白个七七八八,这样才能更好打开阿姊的心结。

“是的,你们现在看到这个县令,已经是第三个了,也是呆的最久的一个。”

“第二个县令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人也很好。他大力称赞陈县令,想要重新立起这三块石碑,所作所为也确实都是为了百姓。”

“但坏就坏在,他行事手段太过激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