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让那些人明白,她江云熙不是软柿子。她要办事,得罪人便不可避免。
若是碰到困难便要缩起来休息,困难不仅不会被解决,还向人露怯,那些人不会体桖,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准备利用她。
“多谢大人,为了这件事,竟还让你亲自来一趟,明日我便去吏部。”江云熙道。
“谁说我专门为了这件事来的?”俞靖洲说着,身后跟着的随从端着什么东西上前来。
“这叫紫果壳,是我此次南下时带回来的特产。”
顾名思义,紫果壳是紫果的壳,兼具柔韧和柔软的特性,呈淡紫色。紫果壳能吃,加入浓汤中可以使汤更加鲜美,据说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上佳的食补食材。
但是紫果这种果子却不能吃,含有剧毒,若不小心误食,救治不及时的话便会因骨髓疼痛而死去。
江云熙之所以知道这种果实,是因为紫果壳分明是虹中的特产,可俞靖洲去的是南边,虹中却在东边。
对比,俞靖洲神色微顿,但是没有多加解释,漫不经心地道:“这不重要,你记着将紫果壳吃到肚子就行了,紫果壳产量少,也算珍惜食材,不要浪费。”
待人走了,江云熙还呆呆地看着留下来的紫果壳。
暖栀凑上来,睁大眼睛道:“姐姐,这可是紫果壳!京都很难买到的,没想到首辅大人还是个热心肠的人。”
听到这样的话,江云熙没有反驳。
事实上,她也看不太明白俞靖洲,他过来提点她,是因为她是一把刀。
泰和帝要用她,俞靖洲便是那把磨刀的人。
但是送紫果壳这事儿显得多此一举,难道俞靖洲以为她是真的病了,所以特意赶过来送温暖的吗?
太诡异了。
不过既然是送上门的好东西,她只管吃了便是。
她让暖栀送去厨房,熬进汤里,当晚便喝了一大碗。
第二日,江云熙找到罗央。
“之前我与你说过一件事,若是你顺利当上礼部尚书,帮我一个忙。罗大人还记得吗?”江云熙问道。
罗央道:“但说无妨。”
与罗央说定了,她心里的大石头便落了一大半。之后她又去面见泰和帝,将自己的想法有条有理地说出来。
泰和帝一思量,可行,点头了。
直到泰和帝点头应好的那一刻,江云熙悬着的心才算真正地揣回了肚子。
她与罗央说的事,还有面见泰和帝时候说的是一件事。
这件事是女子上学念书的问题。
江云熙近来招揽了一批很有才华的女官,这些女官大多官职低微,又没有什么升职的渠道。
她虽然有心让这些女子尽快升上去,但是一来已经没有多余空缺的职位,她上任后,将之前礼部的右尚书也补上去了,二来大规模地扶持女官力量太过引人注目。
如今她在朝中的能量不大,若想成事,得趁那些人还没有全部反应过来之前,温水煮青蛙,最好等他们回过神来时,一切已成定局。
思来想去,江云熙想出了一个办法。
罗央有女子书社,且女子诗社名气不小。这个诗社本来是供有才情的女子吟诗作赋的,小有门槛。
江云熙看准了这点,便与罗央商议,借用女子诗社的名气,扩建女子诗社,施行女子教女子。
到这里,一个最大的困难出现了。
因为女子诗社是免费教女子读书认字,故而与传统的女子书院不同,这样一来,那些教授的人从哪里来呢?
江云熙早已经想好了,这些老师便是江云熙招揽的那些女官。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些女官官职低微,俸禄不高,谁也不是大圣人,人家凭什么要来给你当免费劳动力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江云熙去找了泰和帝。
与泰和帝说话是很讲究的,什么将来让女子正儿八经与男子平起平坐,这样对泰和帝而言大逆不道的话自然不能说。
她只说如今女子势力微弱,暗示她得培养人才才能继续给泰和帝干活儿。
江云熙提供的这个方案叫做“润子”。
简单说,润子是那些愿意到女子书院义务干活的“酬劳”,亦是她们升职的主要手段。
流程是这样的,那些女官每去上一次课,便能到吏部领取半个润子,叠加至一百个润子能获得一次升职的机会,升职无上限。
*
“好个一举两得!”
景明宫中,皇后瞧着手中刚刚递上来的名单,将那些女官的名字一一记下来。
“秋喜,将这些女官都给本宫仔仔细细地查一查。”